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昨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减息,因为央行同时决定:将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分别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和0.8倍。
按教科书式的解读,央行时隔三年半后减息,是扳动利率杠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和刺激消费,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如此解读也无错,却未把握关键所在: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定价权,是时隔五年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再度推进。
尽管名称相同,但中国的基准利率与大多数市场经济体的基准利率有本质的差别。中国的基准利率由央行决定,是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进行直接管制;而大多数市场经济体的基准利率,则是货币市场的拆借利率,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来影响基准利率,从而间接调控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由政府定价属于计划经济的残留,自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利率管制的,往往是古古怪怪价格扭曲和形形色色的市场紊乱,如维持长期的实际负利率催生资产泡沫,央行通过贷款规模和存贷比等控制商业银行放贷、金融机构通过理财产品等规避管制等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均匪夷所思。尤其是人为制定过大的存、贷款利率之差(息差、利差),使商业银行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连银行高管都承认赚钱多得“不好意思”。
早在1995年,央行就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随后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利率浮动空间管理等等,沿着逐步放松管制的方向小步快跑。2007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运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旨在让市场定价的这个“同业拆放利率”逐步取代由央行定价的现行基准利率,然而,这个“同业拆放利率”运行五年多来,由于“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利率浮动空间从未松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未有重大突破。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现在商业银行可以花很少的资源在定价上,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定价必将是商业银行资源投入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其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可是,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踌躇难行,银行业渐失改革动力,甚至成为改革的阻力所在。前不久,在央行与银行业高管的一个座谈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提问:利率市场化若推进,银行能否承受?结果无论大小银行均表强烈反对!
无论是否愿意,也无论早改还是迟改,改革是必由之路。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贷款需求下降和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双重挤压下,放宽利率浮动空间正当其时———揽存难,放款也难,商业银行在竞争压力下大多会采取“贷款贴近下限、存款贴近上限”的定价策略,从而以“不对称减息”缩小息差。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昨天公布的存款利率表来看,除活期存款和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略有下调外,其余各期限利率基本“贴近上限”以维持减息前的水平。
从表面来看,存、贷款同步减息维持了名义息差,但扩大利率浮动空间,却让各家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见真章,从而促使金融部门更有效率地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有真实需求的部门,如产品有市场却告贷无门的中小企业等。这正是央行以减息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