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只有1400人的学校,上报学生2200多人;实际2000人的学校,上报学生5000多人;2009年只有4名学生的学校,上报人数为202人;已经撤销的没有学生的学校,仍然上报人数162人;已经撤销两年的学校,仍然上报63人……为了冒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补助资金,湖北省阳新县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频频“闹鬼”,虚报学生人数现象惊人。(6月7日《北京青年报》)
据教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说,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当地的教育经费紧张,作为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教育及各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只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弥补。为了获得足额的教育经费,居然作假来“骗”上级部门。这样的方式违法违规,需要以“零容忍”的姿态杜绝之,然而它却映射出了教育投入的悲剧。这个问题却不是仅仅免职几个官员就能解决的。
造假的背后必定涉及利益分配。对一个贫困县来说,缺钱的地方不止教育一项。同时,为了尽可能摆脱贫困的帽子,县里的工作重心一定在经济方面而非一些现实民生需求。这是因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如果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一方面县里的其他工作就会面临缩水的困境,另一方面教育投资是一种长期项目,不可能立竿见影产生效果。加之,即便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也不见得在未来有条件留住人才,更大的可能是给别人做嫁衣。
从这个层面讲,一个贫困县就更不可能将教育投入作为县里的重点工作。但教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为此,教育部门只有通过编造虚假数据,以期获得上级部门更多拨款。其中彰显出的问题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达地区比贫困地区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城市比乡村获得更多教育资源,重点学校比一般学校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即便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育投入也是千差万别。
今年“两会”,终于明确要完成“4%”这一纠结中国十数年的教育投入比例。长久以来困扰中国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似乎可以稍微缓解,不过4%只是一个总体规划,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划分这样一块大蛋糕?如果只是按照各地经济状况来进行投入比例的划分,表面上公平,实质上会形成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多,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更少。如此一来,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县造假“骗”教育经费的问题。
因此,教育不仅要完成占GDP4%的投入目标,还需要完成蛋糕的划分,尽可能做到公平。在笔者看来,所遵循的标准需要依据学生人数来确定,而不该按照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须知,若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贫困地区的大部分学生只能获得少得可怜的投入。
靠数据造假来“骗”取教育经费明显是教育之殇,解决之道就在于增加教育投入。时下正值高考时期,我们在关注考场内外的同时,也应该回首看看因教育投入不公而被抛弃在路途上的学生,看看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一般学校的学生有多少参加高考,有多少考进了大学的大门。看看因教育投入不公,我们究竟抛弃了多少学生。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