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凭什么不能骂母校

2012年06月08日 10:05   来源:千龙网   

  今年6月1日,两名南京拉萨路小学的校友分别实名发文,控诉小学期间曾遭遇暴力体罚、批斗、人格羞辱等粗暴教育,引发网络热议。6日,南京市教育局人士称,十几年前的事没有讨论的意义。并称尊重言论自由,但学生“应该感恩”,不应“太极端”。两校友称,事发后已遭到来自学校的压力。(6月7日《新京报》)

  对于母校,网络上曾经有个很有趣的定义:母校就是你自己可以骂她一万句,却不许别人骂她一句的地方。这种情感上的矛盾,或正是人们对母校的真切情感。人们总是这样,母校和恩师的启蒙和教化,总是深藏于隐秘的内心,不愿轻易流露;而对于母校的八卦和不足,却喜欢作为嘴上的谈资。不是人们不懂得感恩,而是我们不习惯把感恩挂在嘴上。

  而母校面对两名“杰出校友”的控诉,不但较真甚至给予压力,很显然投射出母校与学生情感的断裂。十几年前的学生控诉那时的粗暴教育,或许并非恶意攻击母校,只是在儿童节的记忆追溯和触景感怀,母校又何必恼羞成怒,跳起脚来骂学生不懂得感恩。为了所谓完美形象,刻意遗忘历史甚至毁灭记忆,这样的母校会不会显得太过伪妄。

  每个时代的教育理念,都会不同。十几年前的那代人,哪所学校没有体罚、没有歧视?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牢记历史,才能够更好地面向未来。校友的残酷记忆,不正是对当今教育的警醒和鞭策吗?这跟感恩不感恩有什么关系。一所不敢面对历史,面对错误的学校,又怎能理解校友的这种控诉,又怎能理解校友对母校的这种深切情感。母校不该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这将拉开与校友的距离。并且,母校从来不是用来被膜拜的,而是用来被铭记的。

  同学聚在一起,我们也常常控诉自己的母校,那些被体罚的记忆,那些放置在当前环境下荒诞的校规……控诉这些,只为唤起那共同的记忆,只为表达对如今学弟学妹的羡慕嫉妒恨。控诉母校的不堪历史,实际上是在为母校的变化而高兴、而感动,但我们的母校,能够理解这种情感吗?作为校友,我们不感恩吗?这种感怀和感动,正是寄托着我们对母校深深的情感。

  到底是校友不懂得感恩,还是学校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远?这值得反思。多少母校,只记得甚至谄媚那些杰出的校友,而疏忽和失去了那些时光里共同的记忆;多少母校,在发展冲动和功利欲望下,变成了流水线……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记忆也越来越浮浅。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回到学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望自己的师长。当面对保安的冷漠,当面对师长的迷茫,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自从离校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被母校遗弃了。

  “杰出校友”控诉母校遭受压力,到底是校友薄情,还是母校寡义?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许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母校是否还能够容忍她的校友,在她身上寻找那所学校、那些年、那些人的共同记忆。控诉母校,没有爱憎,只有留恋和感恩。(时言平)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