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曝光才会改?(图)

2012年06月07日 08:52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邓海建

 

    王成喜画 



    近日,网曝贵州纳雍县代课教师每月工资25元。6月5日,纳雍县政府表示,截止到2012年2月,全县尚有代课人员344人,纳雍县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代课老师,按每月1000元的待遇进行发放,并根据政策规定由县财政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同时,责成县教育局督促各校点补齐今年所欠发的报酬。(6月6日《黔中早报》)

    事实再次证明,不管一刀切的“清退”调子起得多高,无编制、无保障、无合理薪资的代课教师仍为农村课堂撑起了(并继续支撑着)一片天。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悖论:如果这些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合格的,那么,“代课”的身份为什么迟迟不能转正?如果这些教师能力有限、仅是“代课”而已,那么,公办学校提供不了公办水平的教育,这又是谁的责任?说起来都是“历史原因”,看来,在这些人眼里,历史还真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有人说,所幸的是地方部门闻过即改,从网曝到命运逆转,不过短短几十个小时:又是调查核实、又是紧急会议,又是补发欠薪、又是增缴保险,一幕幕,一桩桩,甚为感人。但这样的感动是分裂的:一方面,地方部门积极回应舆论监督,不狡辩、不装死,确实洋溢着危机公关的诚意;可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40倍薪资待遇,为什么拖了这么多年迟迟未决?这些从天而降的喜讯对代课教师来说,是程序内的“应得”还是“媒体曝”后的“偶得”?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官员应该为25元钱的代课月薪担责?

    跳出25元钱的数字诡异来看,现在纳雍县代课教师的权益馅饼,不过是因“媒体曝”而逆转命运的又一次“大乐透”:制度未见转身,责任未见厘清,权益兑现得不白不明。而这样的路线总是相似的:先是“网友曝”,接着“媒体曝”,再接着问题因“领导重视”或“担心领导重视”而迎刃而解。从蜜饯到胶囊,从复出官员到强拆悬案……关注的力量,其实不在于“舆论监督改变中国”,而是权力的层级压力纠偏惯常的乖戾与失范。只是,个案式的纠偏,没有任何可复制的喜感。因而,所谓“媒治”生态越富于喜感,现实的权责关系就越是凌乱。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