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经验:正面典型还是消极样本

2012年06月07日 07:20   来源:大众日报   

漫画/唐春成

  新闻回放: 在各地积极酝酿实施改革的时候,敏感的媒体发现,广东省佛山市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早在4年前就悄然破冰,并于2011年年底以“减少机构140个,收回编制965名”的成果收官,实现了“政府归政府,公益归公益,市场归市场”的改革预期。改革过程“无1人上访”,实现了震荡较小的平稳过渡。虽然还不能对佛山事业单位改革盖棺定论,但其“无痛改革”的样本意义已赢得各界关注。(6月5日《中国青年报》)  

  “无痛改革”亮点频现 □ 唐卫毅

  事业单位改革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多年,全国范围来看,推进速度缓慢。就在人们对事业单位改革感到困难的时候,佛山事业单位的“无痛改革”横空出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2011年底,佛山市的事业单位改革基本收官,更让人惊叹的是,尽管分类改革任务艰巨复杂,但佛山市改革过程“无1人上访”,实现了震荡较小的平稳过渡 

  以笔者之见,佛山事业单位改革可谓亮点频现,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找准了事业单位改革的突破口。佛山市的事业单位改革,先从“分类”下手,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的职能和属性,并公开“分类”的标准,让大家“分类”入座,从而打开了改革的“天窗”。

  其二是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就是保证被改革者的待遇、福利不受影响。改革方案几乎针对每一类身份变化的人群作出了规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利益。“这是改革能平稳过关的关键。

  其三是给弱者以保障,给强者以天地。改革打破旧的体制和框框,厘清职责,激发活力,创造生机。改革注重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尽可能做到给弱者以最佳的保障,给强者以有为的天地。比如,佛山市电影公司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最初大家心存疑虑、忐忑不安,不愿意改革,到认清形势,勇于“下海”,再到现在由几年前的4张荧幕,发展到现在的20张荧幕,一年有了3000万元的票房,而且,该公司还去广州投资了一家电影城,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收益也大幅增加,从而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机接轨,实可谓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其实,佛山事业单位“无痛改革”更积极地意义在于打破了事业单位不好改、不能改的“神话”,为其他地区事业单位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开辟了一个“新战场”。笔者希望其他地方认真总结佛山事业单位“无痛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方法,牵动和引领本地事业单位改革继续走向“深水区”。

  “无痛改革”是“改革成本最大化” □ 陈一舟

  改革可以“无痛”?请恕我难以苟同。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阵痛”,因为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让渡和整合——自1992年中央首次提出改革之后的10多年里,事业单位改革多次箭在弦上又屡屡引而不发,原因就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无痛改革”,其实更像是改革的“痛点”被转移和改革矛盾的被隐性化。

  就事论事,以佛山的事业单位改革为例来说,既然“无1人上访”,不能说明佛山事业单位的被改革者个个具有“高风亮节”,只能说明改革涉及到的诸多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减少的机构和人员要么是被调整到新单位,要么是纵然剥离了编制和身份,待遇、福利也都保持不变。换言之,注定是公共财政的足量投入,这是“无痛改革”能平稳过关的关键——而事实上,佛山不仅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投入巨大,还在提高企业的养老保险待遇,“所有这些补贴、补偿,如果单位承担不了的,全都由财政兜底。”有了政府的托底,“在这样的环境下搞改革,怎么还会有难以逾越的阻力?”

  因此,“无1人上访”的“无痛改革”表面上的改革的成果最大化,背后是改革成本的最大化,只不过是改革成本几乎全部由公共财政承担,改革的效果瞬间凸显出来,而积弊和矛盾则被无形遮蔽起来——这样的“无痛改革”真的是我们需要的改革吗?

  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目的不是单纯地减少机构和人员、“甩包袱”,而是要整合资源、规范职能,解决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能低下等诸多弊病,降低财政负担。“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一方面是强化政府责任,一方面是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配置和企业化发展,如果在改革中,公共财政大包大揽,为了安置而“改革”,拆了东墙补西墙,虽然确保了“无痛”,但却过度透支了财政资源,甚至出台一些明显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的政策,短期内固然“无痛”,但从长远来看,却埋下了更大的问题隐患。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