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公平公正,支付相应的“高考成本”别无选择

2012年06月07日 07:19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

  “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角钱;80年代考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请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这是网传的“高考成本变迁示意图”。另有北京媒体选取北京两个家庭,算出两代人的高考账本:22年前花280元,现在支出10万元。

  不同的人在计算自家的高考账本时,会勾起不同年代的高考记忆。而在考生家庭支出的经济成本之外,还有一本账目更值得我们认真核算,那就是为了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以及高考制度的稳步完善,全社会所支付的管理“成本”。同时要想一想,支付这些“成本”的重要意义何在。

  首先,年年高考时,岁岁“战备”日。在高考的日子里,考场内外,考点治安、交通保障、120急救、监考等各个环节,各路人马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建筑工地停工以确保考场安静,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出台,交警护送考生急驰考场……一切为高考让路,公众对此心有灵犀,默契配合,无怨无悔。遇到突发灾难性天气,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则成一方上下的头等大事。考场内考生屏气凝神,考场外各方严阵以待,这是全民为千万考生送上祝福与服务的特别日子。这可谓考试日的保障与服务“成本”。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防范作弊、泄题、替考等举措,步步为营。各地对高考作弊保持高压态势,使得某些有心打高考歪主意的人不敢轻举妄动。这是防范不轨者的法律“成本”。

  再说高考制度改革的制度修正“成本”。由全国统考到多省自主命题,“3+X”的科目设置及调整,自主招生在若干高校试水,高考制度的修正一直没有停步。这种修正中,少不得与一个个隐患博弈。其一,即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省级三好学生加分、奥赛加分、少数民族加分、特长生加分、见义勇为加分等,数不过来的加分项目在实施中渐渐走样变异,甚至涉嫌作弊案件屡有曝光,将高考加分这一旨在“以倾斜体现公平”的措施如何保持纯洁之身,尖锐地摆在公众面前。近来,诸多省份着手消减备受质疑的加分项目,管理者小心翼翼地在既维护高考公平又照顾特殊人群之间,寻找平衡支点。此外,经受挑战的还有保送生制度,保送名额几乎被大城市超级名中学垄断,这一被指加剧城乡生源比例不平衡的制度何去何从,也到了一个改革的关口。

  梳理上述高考的社会管理“成本”,是想尽可能呈现一种制度的完善之路有多艰辛,尤其是这一制度涉及千家万户甚至子孙后代的利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全社会高度敏感。而这种梳理的更深层用意,在于表达一个主张:在我们没有找到可替代制度之前,目前的高考制度绝不可放弃。无论如何,它是现实条件下遴选高等教育生源的最为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它是让所有的孩子,无论什么出身、背景、户籍,无论贫富贵贱,都能看得到凭公平竞争向上发展的最为光明的通道,一旦放弃它,我们真没有更强大的制度可以阻拦权贵等因素的“顽强”介入,那时,最受伤的将是绝大多数平民子弟。

  因此,为了让所有的孩子看得到凭自身能力向金字塔上方攀登的希望,为了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我们付出再高的成本与代价,也值,且别无选择。

  当然,离令公众满意的高考制度,我们还有相当距离。经验告诉我们,前行之路上,最不可缺的是强大的公众监督力量。清除危及公平竞争的阴霾,阳光的力量可贵且有力。而捍卫高考的公平与公正,核心的价值即捍卫全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公平与公正的法则。

相关评论:

 

“妖魔化”高考无助于高考改革

高考“状元房”,一个愚昧的噱头!

给“高考最牛钉子户”的一封公开信

高考“陪考”也有大学问

别钻进高考“补药经济”的圈套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