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银行,你应该脸红

2012年05月26日 06:51   来源:解放日报   张小乐

  据媒体报道,英国的一台银行ATM由于机器故障,客户取款“取一赠一”。不过,ATM所有方汇丰银行却表示:“错在我们,多取的钱不必归还。”这一事件顿时在我国国内引发议论。

  不少人觉得心里堵得慌,是因为相同的“剧本”,国内也上演过不止一回。只不过,人家当成喜剧演,咱们却搞成了“悲剧”。最著名的当属“许霆案”,当事人许霆就因类似取款行为被判刑入狱。无怪乎不少人感叹:同样是银行,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从法律层面说,这个“剧本”放在哪个国家差别都不大,都是反面教材。中国如此,英国也不例外。报道中说得明白,汇丰银行可以起诉市民涉嫌欺诈,只不过汇丰银行放弃使用这一权利而已。既无差别,那为啥不少人却如此心心念念呢?一银行业内人士说,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希望从中为自己不合法的行为找寻合理性的理由而已。笔者承认,见此消息,心中这种念头的确从未断过。但仔细想来,这种心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客户对银行服务积怨已久,客户与银行之间一直是一场不平等的对话。套用一句台词:我们是真爱咱们银行啊,可是谁爱我们呢?

  汇丰银行“一摆手”,彰显的是大气。而仔细分析,这种大气或许是迫于市场竞争的无奈选择。他们只有尊重客户,才能赢得市场。既然错了,大胆承认,还不失为一家重信誉、讲诚信、让人放心的大机构。汇丰银行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了足够的智慧,以极小的代价做了效果很好的广告宣传。相信这种大气非但不会鼓励更多的人来发不义之财,反而会换来门庭若市。

  而我们的银行,即便不出手都得“霸气外露”。网友们调侃中国银行业的规则是:ATM取出假钱——银行无责;网上银行被盗——储户责任;银行多给了钱——储户义务归还;银行少给了钱——离开柜台概不负责;ATM出现故障少给钱——用户负责。总之一句话,银行基本没错,客户肯定不对。

  金融业不发达,竞争不充分,处于卖方市场地位的银行自然“以我为主”。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金融业迟早会迎来竞争惨烈的时代。须明白,竞争不仅是拼盈利能力,服务客户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汇丰银行足以让我们的银行脸红,但凭借的不是他们的高利润、高收入,而是一种平等、谦卑的服务态度和理念。国内的银行也应该脸红,背靠行业垄断的优势,动辄世界名列前茅,服务理念上却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以老大自居”的心态。金融发展,不仅仅是大机构、高盈利的问题,我们的却还差得很远。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