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论文丑闻”,束手无策的曝光?

2012年05月22日 10:49   来源:东方网   怡然

  又是事关论文的丑闻,又是束手无策的曝光!

  据报道,在当下这个“毕业季”,重庆查获“高价网购论文”案,数十位学者“网购论文”被骗,再次引发舆论对“论文代写”“论文买卖”乱象的关注。

  近年来,“论文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而其中最遭社会诟病的,就是花钱买论文发论文。此次论文丑闻事件的暴露,据说是重庆一家科研单位的研究员付某向重庆警方报案称,自己被“英文国际论文网”以“代写代发”论文的名义,骗去人民币4万元。警方顺藤摸瓜,最近在湖南将该网站负责人王某抓获。现已初步查明,王某于2011年初通过境外网站免费提供的服务器注册“英文国际论文网”。网站运行一年,有50多人像付某一样被骗,主要来自四川、浙江、山东、重庆等省市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骗取费用约200万元。

  一年能骗取200万,可见“生意”何等兴隆。最荒唐的是,这个骗子在拘留所里坦言,有的谎言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但那些高学历者却深信不疑。比如,他称自己的网站可以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代写论文,已经协助了很多客户评上了副高、正高职称。还声称跟多个学术期刊合作密切,即使被编辑发现抄袭,也能发表……。

  高学历、高智商者,情商却低得不可思议,骗子随口吹一个牛,都竟然信以为真,可谓利令智昏了,真丢人啊!

  问题的严重性,并非这些上当受骗者个人的丢脸,个人的损失,而是社会的悲哀,道德的沦丧,学术的病态。据新华社记者的观察,百度“毕业论文代写”,立即出现多达320多万词条。点击一家名为“无忧论文网”的网站,发现该网站简直是论文的“百科全书”:不仅对论文学位级别进行了分类,还对论文的学科领域进行了细致划分,甚至连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0多个留学国家的学术论文都可代笔。而显示在湖北武汉的“代写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发表论文”微博,粉丝数量超过21万。淘宝网上一家名为捷易通的代写公司,成交记录达5035笔,最近3天的交易量达到60笔。一家论文代笔公司客服人员称,近期业务量很大,每天都能接到50多笔,客户多是临近毕业的学生。

  可想而知,已经有多少枪手代笔的论文,多少“你卖我买”的论文,堂而皇之地潜入学术殿堂,被当做“敲门砖”派了用场。而被揭露的、被曝光的,仅仅是冰山一角!何况,就是被揭露、查处,又怎么样呢?市场没奈何,高校管不着,法律治不了,持续多年的曝光、谴责,如今不仅没有制止住论文买卖乱象,反而变本加厉,愈发严重,覆盖几乎全部学术领域,甚至已经“跨国”操作,汉语英文“双全”了。

  积重难返,果然法不责众、一筹莫展?当然,学术评价体系、水平考核标准都必须彻底改革,法制也必须健全,这都是毫无疑义的。但眼下,在既定的体系和标准不可能瞬间改变、法律条文不可能立马出台的状态下,应该下大力“抓现行”,以司法和行政的强制力,一方面切断地下市场的产业链、利益链,一方面加紧查阅业已被递交的论文,在审核、质疑、答辩过程中发现漏洞,一旦发现“来路不正”,迅即取消一切评审、认定资格,实行刚性的“一票否决制”。源头上堵,终端上煞,至少也要多一些“杀鸡儆猴”的动作,压下“枪手公司”的嚣张,训诫企图不劳而获以钱换论文的无良缺德者。

  要是不来一点真招实招硬招,那种周而复始却老是徒劳空喊的舆论监督,便失去了任何意义,干脆别再吭声,眼睁睁坐视作假论文继续泛滥,道德良知继续加速滑坡……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