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ATM出错:真相也许令人尴尬

2012年05月22日 08:26   来源:西安晚报   欧木华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19日报道,近日,英国一台ATM机发生故障,在顾客取款时会吐出双倍数额的现金,此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很多人赶来提款。银行方面称他们可以不用归还多余的钱。(5月21日《大河报》)

  这则新闻让众多网友感慨万千,特别是和许霆案对比,更让人感到国内许多银行的霸道不讲理。但笔者以为,事情的真相也许令人尴尬。尴尬之一,这是新闻还是旧闻,恐怕还得打上一个问号。2008年3月21日《京华时报》转载英国《每日邮报》3月20日的报道,称英国赫尔市的多部提款机日前出现异常“错乱行为”——取一赠一,双倍吐钱。时隔4年,英国再次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能性当然存在,但笔者希望,千万别是媒体出错了,拿4年前的旧闻当新闻来报道,千万别又是一场闹剧。

  尴尬之二,很多细节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对比这次的转载和4年前《京华时报》的转载,我们能发现这次转载的新闻并没有提供关键的信息,我以为这样的转载是相当糟糕的。比如4年前《京华时报》的转载介绍了“按照英国银行的规定,大部分借记卡的每日提款上限是300英镑”,这意味着每张卡最多能在“取一赠一”的情况下,提取600英镑。这次,一些网友感慨英国人真有“素质”,ATM出错,还能排队取钱,要放在中国,第一个发现的人就可能一次取光ATM里的钱。这种感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表错了情,排队占便宜和“素质”无关,只和600英镑的额度有关。

  另外,一些网友感叹英国银行真够“朋友”,ATM出错,银行包赔,其实,这也是一厢情愿地理解。按4年前《京华时报》的介绍,银行可以决定追回,也可以决定不追回,但大多数银行不愿意“大费周章地向数百人追账”,说白了,这是因为追回的成本会大于损失。并不等于ATM出错,银行包赔在英国是“真理”。实际上,2002年8月份,英国考文垂一家银行电脑故障,银行总共被取走100多万英镑,朱伯特一家人取走了13.441万英镑,最终,47岁的朱伯特和他20岁的女儿被判15个月监禁,他20岁的儿子被判12个月监禁,他45岁的妻子因为身体原因获得延期审判。可见,英国银行称“错在自己不必归还”也是有底线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当然,网民的情绪也非无源之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网民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厢情愿的地方,但对国内银行的不满情绪却是值得国内银行反思的。如果说,这则新闻(或旧闻)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我想,结论不应该是“银行出错,随意取钱就是合理合法的”,而是国内银行能否在出错之后,多想想自身的责任?这事若是放在中国,别说排队占了600英镑的便宜,哪怕就是银行错给了60元,储户恐怕也会面临银行声色俱厉的指责乃至恐吓,不是吗?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