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凸显的政府公信力弱势越来越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隐患。
大多数人的视线越来越多地被各种新奇个案所吸引,越来越难以注意到纷繁新闻背后潜藏的社会隐忧。
作为一个国家的头脑,政府制定着国家的政策,指导着人民的行动。那么,与之相配的就应该是民众的绝对多数信服,政府的公信力深入人心,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如此,政策才能得到拥护与有效实施,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发展也才能更有效率地实现。强大的公信力是一个成功政府必备的基本素质。
但是处于改革期的中国,我们越来越难以从不断的新闻案例以及民众的反应中找到相关的证据。
接连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检点的官员生活,井喷式爆发的腐败案件,过分虚假的社会调查,失败的危机公关,面对质疑时的讳莫如深,一些官员高高在上的特权意识,弱势群体受到侵害时的诉告无门,等等,众多的社会群体症候减损着政府的固有公信力。由此产生的危害是政府难以取信于民,突出表现在培养起了民众惯性质疑甚至是惯性批评的心态。
每一个人作为这个国家的主人,关心着这个国家的运转,对政府出台的新政保持审慎的态度,这是国家之幸。但是当一种应该是审慎的态度发展成为惯性质疑,惯性批评的时候,就不能再简单以“人们关心这个国家的运转”作注解了。但是经常有政府发言人面对社会批评却往往以“感谢民众的关心”的术语敷衍一切,再以“鼓励云云”轻描带过,没有意识到其中隐晦的本质区别——前者是民众以国家主人的心态主动地关心这个国家,而后者则是在政府公信力低迷时期民众下意识地自我保护。政府的公信力弱势降低了民众的安全感,由此带来的社会隐患社会成本是不容忽视的。
重塑政府公信力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比单纯的GDP增长更为重要的课题。令行禁止民众拥护才是国家得以高效率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少数人获利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对于社会幸福感的培养毫无裨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方针应该在日益暴露的社会问题面前放缓脚步了。
拥有强大的公信力才是一个成功政府的前提,而一个成功的政府首先该是一个自信而绝非自负的政府。一个善于听取民意搜集民间信息的政府绝不会因此被斥为无能,而一个独断专横独自拿定一切主意的政府也绝不会因此受到人们的褒奖。
个案绝不会引起关心这个国家的人的真正担忧。暴力、色情、腐败、法律的空缺、监督的错位、执行者的失职等等,这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都会面临而且无法逃避的问题。一个自信的政府表现在敢于面对,敢于解决,勇于反思,勇于自省,能够谦逊恰好证明了内心的力量;而一个自负的政府恰好相反,总是力图遮遮掩掩甚至以强权手段蛮横清除,但其实是掩耳盗铃,于事无补,强大的背后隐藏着畏惧的内心。前者将赢得尊重,后者却将失去信任。中国社会的总体现象是,越小的地方政府越是表现得蛮横霸道,处理“丑闻”缺乏理性,轻则小瞒小骗,重则以“国家机密”压人,以为塞住悠悠众人之口就能解决问题,外强而中干。抛除自负培养自信才能重拾公信力。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