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农业部17日表示,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中外农产品概莫能外。对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安全性应当正确认识。要增强安全意识,但也不必谈药色变。农业部称,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毋庸讳言,“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确实有其道理。去年,美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发表报告称,美国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现象比较普遍,共有12种水果和蔬菜被列入该组织的农药残留“黑名单”。
在当下,与其说人们恐惧农药残留,不如说恐惧农药残留超标,恐惧不知道所食用的农产品是否农药残留超标。这一点,农业部也表示,农药残留量低于标准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而超标农产品则存在安全风险,不应食用。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日常须臾不可离开的蔬菜水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农药残留超标?如何遏制农药残留超标,还老百姓一个农药残留不超标的餐桌?
就目前而言,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更高更科学的标准。目前,我国农药残留的标准数量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少。据悉,发达国家不仅标准高,还全面,比如,还对每种农药进行全面的危险性评估,包括农药在食品、饮用水、居住地的残留量,农药及有毒物质的富积效应,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敏感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影响等;毒理学数据引用时,强调引入安全系数,以保护敏感人群。
二是更强有力的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是,不时爆发的农产品农药超标事件告诉人们,恰恰是监管部门没有把好关,有意无意地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放行,才导致问题农产品流入百姓餐桌。
说到监管,农业部相关人员表示,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太小,有众多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加上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造成监管更加困难。这确实是客观原因,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监管、知难而退,相反,更需要监管部门联合行动、无缝对接。
当然,民间组织也应该发挥效力。美国果蔬农药残留排行榜的相关报告,就是由美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推出,该组织联合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每年都会对部分果蔬进行农残样本含量和农药种类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公民力量的不断参与,能更好地遏制食品安全事件。
但愿“不用农药将现饥荒”,别成了推卸责任的措辞。农产品离不了农药,不等于农药残留超标,这是两个概念。有专家建议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而据悉,我国将对现行农药管理条例进行修订。法律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更要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