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推举白菜担任“毒菜”代表

2012年05月08日 11:16   来源:荆楚网   乔志峰
    山东菜贩喷甲醛给白菜保鲜,长期吸入可致白血病。近日,山东省青州市一些地方被传出部分蔬菜商贩使用甲醛溶液喷洒白菜进行保鲜的现象。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一做法在部分春白菜的长途运输中确实存在。一些菜商反映,喷甲醛给大白菜保鲜的方法已沿用三四年。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甲醛使用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滥用保鲜剂行为。(5月7日《潇湘晨报》)

    最近,一向低调老实的白菜突然大红大紫。先是因价格暴涨卖出猪肉价引发一片惊呼,现又曝出令人闻之色变的“甲醛门”,正式跻身“毒菜”行列。原来白菜是用泡尸体的福尔马林(甲醛俗名)泡出来的,怪不得价格会不断飙升。

    白菜接连大出风头,至少击穿国人两个心理底线。其一,白菜一向是价格低廉的代名词,“白菜价”早成固定词汇。连白菜都卖出“天价”,还有什么不涨价?再涨下去,还有什么东西是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其二,白菜是中国人最喜爱也最常见的当家蔬菜之一。连白菜都吃不得了,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白菜虽小,当今社会所存在的不少问题却几乎都能从其身上找到影子。物价飙升、百姓傻眼,是为“民生问题”;为牟钱财、人为投毒,是为“道德问题”;“毒菜”肆虐、各方束手,是为“监管问题”;天量信贷、游资乱窜,是为“金融问题”;“特供”无忧、“民用”有毒,是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一叶知秋,如深挖下去,恐怕说“窥白菜而知天下”亦不为过。

    不能让白菜白火这一把。我强烈推举白菜担任“毒菜”代表,以永远载入“历史的丰碑”。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