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依然存在

2012年05月04日 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周民良
    编者按:理论与实践表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大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制造业,建设强大制造国家,对于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制造业供需前景长期看好

    从我国国情和发展水平看,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国内外的大量理论与实践表明,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具体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资源配置水平。制造业的投入涉及到农业、矿业、运输等产业,产出涉及到商业、贸易、运输等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制造业生产过程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产业配套等方面的资源组合,反映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水平。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分工与经济联系表明,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地位事关大国的国家竞争力。值得强调的是,制造业行业众多、产业链长,其发展与转型升级凝结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是各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以美国为例,尽管美国制造业早就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高,但是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却一直是美国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从未来前景看,制造业的供需前景将长期看好。在供给方面,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被创造出来。而技术创新的推动,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在需求方面,随着全球人口增多、收入增加,购买力会进一步扩大,将创造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制造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从现实走向未来,制造业具有强大生命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制造业不断扩张的过程,制造业在创造就业、提供税收、促进出口创汇和带动城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自身比较优势看,我国人多地少,长期而言农业缺乏国际竞争优势;服务业的大发展通常在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服务业发展还不能脱离制造业基础而孤立发展。因此,从我国国情和发展水平看,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制造业发展的隐忧依然存在

    如果中等收入国家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有可能“在成本上竞争不过低工资国家,在革新和技术变革上竞争不过高收入国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据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我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成为位居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但是,制造业发展中的隐忧和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制造业输往国际市场的多是低附加价值、低价格、高资源与劳动力投入型产品,但是进口的多是高附加价值、高价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中国制造”的产出效率和技术密集度还不高;受资源产品价格、土地价格、租住价格、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价格上升等影响,制造业的利润受到明显挤压;在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国内企业的代工生产中,中国的生产车间只停留在产业链条中微笑曲线的下端,也就是利润最薄的加工环节,而高利润的设计环节和营销环节多由外方控制;本土民营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利润增值的诱惑,出现去实业化、去制造化和个别地区的制造业空心化现象;不同企业面临的资源配置环境不同,大量中小制造业企业既面临着严酷的市场竞争,同时又得不到金融政策的有效支持;制造业总体还处在资本驱动、平面扩张阶段,创新还没有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推动力。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制造业的质量提高和转型升级。

    进一步看,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带来的挑战也让“中国制造”压力重重。一方面,全球在制造业领域的大竞争序幕正在拉开。西方国家正在回归工业化,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提出“再工业化”的政策主张。而不少后起发展中国家对于制造业的产业追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显然,在一个动态竞争的世界里,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进则退。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环境约束明显的发展中大国,长期采用大规模投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承载力紧张的发展模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因而,积极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对于中国制造业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持续做大做强制造业,是保持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惟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改造提升。

    从长期趋势看,全球经济竞争还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随着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未来全球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将进一步激化。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做大做强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依然众多。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将在引导居民致富过程中创造巨大的制造业产品需求;西方国家对制造业产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新兴国家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资本和技术短缺的状况已经有较大程度的改变,有利于制造业增长的重心沿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通道阶梯式爬升;中央实行的重视实体经济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将会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等等。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制造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增长巨变,那么,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制造业从平面式数量扩张到立体式质量提升的变化。

    第一,健全和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际经验表明,实体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较强。要通过政策调控和政策管理,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要从国家层面上重视质量、标准、专利、环保等制度建设,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管理。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树立新的政绩观,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的调整,使地方政府真正关注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的问题,使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通过考核指标的变化带来新的政绩指向反映出来。

    第二,推动制造业由投资推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应以纵向的政府政策支持为基础,鼓励企业横向整合区域内外的产学研资源。要加快各地区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新技术的产生,促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在经济增长中提高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建设包括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社会、要素集成和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型社会,促进形成传统产业高端化、先进制造信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格局。

    第三,围绕制造业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在合作中发掘制造业的技术需求和满足制造业的技术需求,鼓励企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和专利申请的主要责任者,成为研究开发人员聚集的载体;支持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类园区设立开发机构,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科技资源密集的重点城市推进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激励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此外,还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企业、研发人员与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创新的新机制,提高资源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构筑创新成果产出、应用、评价的科学体系。

    第四,积极解决众多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的问题。可以围绕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制造的密集区域,高标准地建设集成国内一流技术人才与技术成果的研究院,解决关系国民经济诸多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同时,要围绕专业镇、产业集群和产业密集带,建设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共性技术突破平台。

    第五,大力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创新行为。由于资源配置基础、行业和区域发展水平、依附于成长阶段的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不能强求所有的行业和区域在一个水平上实现创新起步。要鼓励优势行业、潜力型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在技术创新上率先推动,带动全行业、整个地区、所有企业都重视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还要鼓励民营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要创造条件鼓励民营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题,为各类制造业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