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到来,各种景区的“逃票攻略”频现网络,其中一些“攻略”不乏铤而走险,有些甚至要穿越悬崖峭壁。其目的,只为逃避高昂的门票。(5月1日《中国青年报》)
暂且不把“五一”还原成“五一国际劳动节”,因为,在习惯把劳动理解为“干活”的社会意识下,长年累月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的人们,也许在这个被称作“小长假”的节日里,还在继续干活。那么,能够享受这个“五一小长假”,并还能安排一次旅游的人们,应该不是一钱如命的极端贫困阶层。
然而,就算这些除了解决了温饱,还能享受一点生活情趣的人们,面对高昂的门票,竟然也被逼的用“逃票攻略”去玩命。看来,旅游这种在发达国家看来是“家常便饭”的东西,在我国不但令社会贫困群体主动退避三舍,而且让自觉还活得比较滋润的人们望而生畏。不惜采用“逃票攻略”,把旅游变成了“探险”。
稍加思索,“逃票攻略”是有点自我诋毁意味的。旅游景点本身就是公共资源,所谓“公共资源”,意思是人人有份的。当然,在现行社会体制下,公共资源都是委托政府部门管理的,目的应该是更好地保护这些公共资源,提供人们更好的享受。但“逃票攻略”的面世,暴露出的是公民享受公共资源权利的逼仄。
听过一首歌叫《打劫爱情》,开头有两句歌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老天安排你遇到我/你别想再跑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妹妹麻烦你举起手/把爱情留下来”。如果把其中的“妹妹”换成“游客”,把“爱情”换成“金钱”,那么,大可放在景点的高音喇叭里播放。景点管理部门就很有点“山大王”的味道了。
实际上,这也是借“五一”说说的事罢了。关于公共资源,不管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社会提供的,人们都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的。如果说享受自然资源还算可有可无的话,您花钱购买的社会服务就热情周到、物有所值了么?你算您到某一个社会服务窗口,都能看到一张热情洋溢的脸么?逃避高昂的景点门票,毕竟还有“逃票攻略”,但对于其他的权利缺失、投诉无门,恐怕连下跪都无济于事的。“逃票攻略”只是让人们相对直观地看到了公民享受公共资源权利的逼仄而已。
在“五一”前夕,关于景点门票涨价的事已经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笔者倒是不怎么在意的。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了高的离谱的房价的人们,应该对景点门票涨价有足够的“免疫力”。试想,连生活必须的住房都可以涨的发疯了似的,旅游这种生活的“插曲”不涨才奇怪呢!难道只有自然景点才是公共资源?
笔者能够在这个“五一”说说关于“五一”的事儿,不是什么淡定,而是对旅游景点门票涨价一点也不意外。既没有能力去推高当地GDP,也没有实施“逃票攻略”的胆量,所以就用“劳动”来度过这个“劳动节”。而借“逃票攻略”谈一点公民享受公共资源权利的逼仄,也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大题小做”。
(责任编辑: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