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涨了价要了命”,旅游景区对得起谁

2012年05月01日 06:59   来源:红网   丁以鹏

  昨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一个不幸的消息从北碚传来:合川一名女子与丈夫在金刀峡景区旅游时,被山上一块滚石砸中身亡,夫妻俩瞬间阴阳两隔。目前,北碚警方和区安监局已介入调查。(4月30日《重庆商报》)

  昨天上午8点24分,南京莫愁湖公园内,一艘载有6名游客的仿古花船突然发生电池爆裂事故,蹿出一米多高的烟雾,爆裂后产生的热量损毁了游船船顶。船上6名游客受到惊吓,其中2人受轻微伤。(据4月30日《扬子晚报》)

  五一节还没到之时,网上便已充斥了很多关于今年旅游景区门票“解禁”后具体情况的讨论,所有的言论似乎都站到了游客的一边,以认为旅游景区门票不应涨价的居多,但结果是国内绝大部分景区一意孤行、逆民意而为之,门票一涨再涨真有斗破苍穹之意。

  于是,在网民的一片唏嘘声中,中国旅游景区的门票涨价了,继清明小长假期间爆出的国内部分景点涨价之后,又一个消息传来: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60%不等。其中张家界门票可抵三个罗浮宫、是黄石公园的四倍。景区涨价涨得很愉快。

  门票价格战中景区的成功突围,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拥有执法权力的部门上前交涉,但这一次我们不想再说门票的事了,要算一算景区高昂票价背后的服务、质量以及旅客的人身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债。29日的两起惨案看似很偶然,但仔细一想这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景区太过于关心经济效益问题了,虽然其给出的理由是用于景区治理与维护,但最终他们没能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国内的景区也不是不关安全问题,只是往往会通过随机间接性的检查来维护,早在“五一”节假期以前,很多省、市的领导就对本地一些较大的景区进行过视察,可这种应景的、形式化的检查并未起多大作用。原本清明节期间的几起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丧生的事件就足以引起景区警醒了,可如今还是发生了两起安全事故。

  景区切不可只收钱不干事,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门票价格实在太高,或可考虑学一学国外的那一套,放弃门票的高价获利体制,以旅游景区为契机在周边大力发展服务、餐饮、娱乐等业务,吸引游客,让游客心甘情愿地消费。此外,假期有限,景区的工作人员是否要考虑一下认真地落实好安保、维护等工作,毕竟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