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肿的政府性基金应当“瘦身”

2012年04月26日 06: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吴睿鸫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等14个中央部门陆续公布2012年度预算,由此拉开今年中央部门推进预算公开大幕。其中,公布内容包括部门概况、2012年部门预算表、2012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名词解释等4个部分,在2012年部门预算表中,首次纳入了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在今年各部门预算中,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细化,既有关职能门介绍,还有图文互动,尤其是首次公开政府基金支出预算表,不仅意味着今年的公开预算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凸现了财政公开科目日渐宽泛。

  政府性基金,作为满足社会准公共需要的载体,既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家设立政府性基金的初衷,无非是扩大积累,压缩消费,试图等经济发展了再增加消费,要求普通老百姓勒紧腰带支持国家建设。

  可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财力充沛,但那些政府性基金不仅没有取消的意向,反而呈逐渐膨胀的趋势,而且被纳入预算管理进行固化。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各种政府性基金有近500项,其中除了34项多是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的以外,其余基金项目均为各地区、各部门设立。1998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为2392亿元,其中,属于中央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177亿元,属于地方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215亿元。到了2011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猛增到8193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125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5067亿元,基金总量增长幅度高达342.5%。

  越来越臃肿的政府性基金,因管理混乱已引发诸多问题。一是越权设立基金项目。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按规定套路出牌,不断推出新的基金项目,这是眼下全国各地基金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数据显示,违规出台的政府性基金共有400多项。譬如,今年2月份,郑州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文件,要求新设网吧额外缴纳诚信守法及产业发展基金30万元;二是基金规模的日益庞大,加重了民众和企业的负担;三是侵蚀税基。向企业收取各种基金,企业自然会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亏,从而侵蚀所税税基,减少应纳税额。此外,由于政府性基金规模过大,不仅会影响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也会在客观上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所以,笔者觉得,国家应对臃肿的政府性基金实施“瘦身”计划,依据不同的基金类型,采取适宜的措施。具体讲,凡是征收期限已满的基金应立即叫停;对征收规范较小的基金,不妨划一个红线,比如不超一亿元的应当尽快扫地出门;对一些依附在价格上的政府性基金,如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等,可以采取提高有关价格的方式,增加企业收入和有关税收,以逐步取消相关基金项目;对确有必要保留下来的基金,也要严格管理,规定征收期限,要从制度上打破基金征收“终身制”。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