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青岛为打造“国家森林城市”而“毁草种树”的消息将该市推向风口浪尖,随即,这一指责升级为市民对一年投资40亿元财政启动“植树增绿”工程的深层次质疑。根据今年3月启动的该工程计划,青岛五市七区今年将投入逾40亿元造林,并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个新青岛”。为了实现“森林城市”,超过3000名工人正在青岛市区日夜兼程劳动。(4月18日 《东方早报》)
栽花、种树、植草坪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件好事,他确实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能够给市民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可是如果是某位或是某些领导拍拍脑袋心血来潮就提出没有规划、没有调研的大规模种树方案未免太唐突,老命伤财的同时种树的目的和意义就值得疑问。城市种树绿化还是少些运动式的好,悠着些慢慢来,长年累月慢慢栽慢慢种,最终形成城市的种树绿化历史。
根据报道,青岛市投入巨资种树就是为了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青岛市委书记更提出“今后我要去哪个乡镇调研,只要看到那里种的树多,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干部工作出色、是在为民办事”的说法。足可见青岛市领导对种树的重视,可笔者以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不能以种树多少、绿化多少为标准来衡量。如果说绿化是为了美化城市,增强城市形象的话,青岛市海滨美城的形象已经足够好了栽种那么多树会不会适得其反也值得疑问。
如此在一年时间突击花费40亿元种树未免有大搞“形象工程”之疑,植树种草对城市形象来说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见效快、投入相对较小。另外,投入如此巨大的财政进行市政建设,还是事先采取严格的听证,期间进行公开、公式方案、资金使用情况的好,不要给利益寻租创造空间,使用好纳税人的钱。
栽花种树搞绿化本是一件民生工程,不过最好先问问市民同不同意,市民想要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绿化,不能一厢情愿搞“民生”。如此的民生工程更不能带有任何功利性,不能带着某些“虚名”或是某些指标去,应该切切实实种在实处,种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更不能干出“毁林再种树”的荒唐事,应该在充分保护好原有的树木绿化带的同时进行完善和补充。
总之,青岛市一年内打算突击花费40亿元种树搞绿化还应该慎重考虑,完全不应该如此“突击”,城市的形象或是生态不是一朝一日能够搞上去的,应该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此运动式、突击式的种树,种的快死的也必将快,最后群众还是不能从中受益,倒霉的还是市民。
(责任编辑: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