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温州金融改革能否带动民资转正

2012年03月30日 06:45   来源:京华时报    徐立凡

  民间资本探出活路,成为经济活动的新鲜血液,还有大量事情要做。

  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出了推进金融改革、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强烈政策信号。千呼万唤声中,民间金融获得了“转正”机会。

  选择温州作金融改革试点,不仅是因为温州民间资本具有上千亿元的强大规模,还因为近年来随同宏观经济形势的演变,温州民间金融上演了一出出引起强烈关注的悲喜剧。“吴英案”引发的空前讨论,温州老板的“跑路潮”,无不表明,处在狭小甚至地下环境中的民间资本,在对其金融活动的性质、资质、利率区间等等缺乏明确政策界定的情况下,可能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最不和谐的对比画面是,在若干中小经济实体嗷嗷待哺生存困难的同时,大量民间游资阶段性地集中对某一类投资品种狂炒,直至价格完全失真,在政策试图禁止民资投机之时,民资又涌向高利贷牟利。

  民间资本是祸水还是活水,不在民资本身,关键看政策怎么引导。这是温州金融改革最需要找到的答案。现在,政策信号已经释放,“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等任务的提出,为民间金融由非法转为合法提供了路径。

  但是,仅仅提出原则还不够,如果缺乏明确的法规政策细节,任意解读温州金融改革的内涵,那么这场事关全局性金融改革的试验,就会冒更大的风险。

  比如,民间放贷行为需要什么样的资质才合法?民间借贷利率不得高于银行4倍否则视为非法要不要修改?民间个人直投的资金流向应该如何监管?民间借贷行为是否应该制订规范的合同文本以防止争端?定向借贷行为与非法集资的法律界限在哪里?

  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合法化,只有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下才能阳光,才能合法。所以,温州金融改革既需要鼓励实践中的闯,也需要加快法律补充进程。实际上,现在主要的问题不是闯,而是立法。温州资本过去已经闯出了无数的经验教训,但法律建设要滞后得多。随着试点的铺开,已经酝酿到第五版的《放贷人条例》,以及“村镇银行”等配套法规,也到了提速之时。否则,对金融风险已心有余悸的民间资本仍可能置身事外,与这场重大试验不合拍。

  即使民间金融合规地阳光化,能否令活跃的民间资本投身于实体经济中而不是投机活动中,与调控政策的走向趋于一致,是另一个难点。这要求实体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政策环境。

  民间资本探出活路,成为经济活动的新鲜血液,还有大量事情要做。制度建设,是需要立刻生产的探路灯。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