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 有望与发达市场平分秋色

2012年03月28日 11:1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 健
    ◆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有望与发达市场平分秋色

    ◆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将得到更明确伸张和维护

    ◆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平稳过渡和转型是各国的共同追求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国之间既存在竞争,也相互依存和合作。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形成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它是新兴经济大国共克时艰,在全球事务中加强协调合作的产物。2011年4月,在中国三亚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首次经贸部长会议,决定吸收南非加入,同时探讨了加强稳定务实和机制化合作、在20国集团峰会等重大国际场合协调立场,以及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一年来,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据媒体日前报道,中国正计划向其他金砖国家发放人民币贷款,其他金砖国家相关银行也将以本国货币发放贷款。此举旨在扩大金砖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境借贷中的使用,促进金砖国家经贸往来,并加快人民币及其他金砖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在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减弱,金融体系和货币制度改革步履维艰形势下,金砖国家第四次领导人会晤将继续把经贸合作作为重点,并有望取得富有意义的成果。

    当然,金砖国家分布在欧、亚、非及拉美四个大洲,社会历史文化不同,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有一定差异,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决定了各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地区热点问题、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双边关系和具体经贸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分歧及矛盾。由于金砖国家相同产业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竞争,中国近年来频频遭遇印度、巴西等国的贸易救济投诉,一定程度干扰了双边贸易与投资。但是,总体上看,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金砖国家间分歧和矛盾是支流,以利益交汇点为基础的合作互利才是主流,是大局。互利共赢原则将主导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入。

    首先,金砖国家都要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过去十年,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已跃居世界前十大经济体。金砖国家多是人口大国,都处于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发展的阶段,有着巨大的成长中市场。同时,金砖国家或者拥有广饶资源能源,或者资金富余,或者劳动力及人力资源充足。加强贸易及投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自发展。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巴西、俄罗斯、南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金砖国家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重也在持续提高。未来十年,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有望与发达市场平分秋色。

    第二,金砖国家都要改革,通过合作可以相互借鉴和支持,推动经济体制持续进步。金砖国家都面临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存在着体制和结构性障碍,需要应对贫富差距、通货膨胀、热钱流入、资源环境、快速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挑战。但是金砖国家已经踏上改革的不归路,必须走出一条工业化、市场化新路来。加强贸易及投资合作,可以相互借鉴和支持,加快改革进程。近年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多次阐述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或“转型陷阱”、减少各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实现包容性增长等主张。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平稳过渡和转型是各国领导人及人民大众共同的追求。

    第三,金砖国家都要走向世界,通过合作可以扩大影响力,加快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建立。金融危机之后20国集团峰会的召开使新兴大国在重大全球经济问题上有了话语权。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则给了他们协调立场,发出新兴经济体更统一有力声音的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经验还不丰富,互信的建立尚需磨合和摸索。但是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和彼此合作加深,他们在改革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影响力更加举足轻重,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将得到更明确伸张和维护。这有利于为金砖国家发展与改革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杨洁篪外长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希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取得三方面的成果:一是促增长,为加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的动力;二是促稳定,发挥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三是促合作,推进成员国之间在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务实合作。3月初,作为领导人会议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了金砖国家第四届智库会议。在中方倡议下,与会学者提出18点建议,涉及贸易、投资、全球治理、食品能源安全和智囊机构交流等诸多合作领域。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将会成为金砖领导人第四次会晤的重头戏。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将会鼓起更大风帆,带动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走向健康稳定、共享繁荣的明天。

    (李健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