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酒不可多得,假酒照样办事,当假拉菲与很多人的生计和富贵挂起钩来,便假作真时真亦假,招摇过市禁绝难。
口岸均价仅为15元的进口红酒,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平均价格高达562元。中国市场一年消费“拉菲”数百万瓶,但是在拉菲的产地法国,一年拉菲的产量仅有二十多万瓶。进口红酒价格飙涨,山寨“拉菲”横行市场,构成了红酒消费的怪现象。
欧洲红酒一进入中国便身价倍增,这似乎还可以用旺盛的市场需求推高价格来解释。而遍地“拉菲”上餐桌,则是大量的假货流入了市场。自从“拉菲”热销,这种酒便成为山寨酒厂争相攀附的对象。利用中文和法文之间的语言隔膜,凭借国人对法国红酒文化的陌生,假酒生产者编造出种种古色古香或者浪漫香艳的故事,让消费者误以为其产品也是拉菲家族的一员。而究其实质,这些酒要么是进口低价无名葡萄酒原浆加工而成的,要么是一滴葡萄汁也没有,纯用化工原料勾兑而成的。只要贴上以假乱真的商标,或者干脆装进高价回收的“拉菲”空瓶子,便价格不菲,销路通畅。
真拉菲年产二十多万瓶,国人年消费几百万瓶“拉菲”,这样的黑色幽默上演,是以畸形的市场需求和松弛的市场监管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的繁荣,催生了消费能力超强的富贵人群。有的人腰缠万贯,买什么奢侈品都不在话下。有的人身居要职,多高消费都无需自己埋单。其中当然有人有品位、识真假,不会以喝假拉菲为荣。但也有的人要的就是豪气,喝的就是排场,是不是真拉菲搞不清楚,甚至并不重要,只要气势如虹地撑住场面便是胜利。有这种炫耀性消费打底,有这种畸形的红酒文化,以中国人口之众,市场之大,真拉菲供不应求,假拉菲遍地漫游,便不奇怪了。
真正的拉菲忍无可忍,开始寻求司法解决。他们第一步剑指“拉菲世族”,一番较量之后获胜。第二步起诉“拉菲帝国”,却被拖入复杂的技术谜阵,缠斗多时才一审告捷。拉菲方面本以为,这两场针对山寨“拉菲”的官司能够震慑假冒伪劣,事实却是“一个假拉菲倒下去,一批假拉菲站起来”,维权之路艰辛而漫长。
假拉菲的生命力如此旺盛,真拉菲的打假行动如此坎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假拉菲的生产销售已是一门牵涉面甚宽的灰色产业。绝大多数假酒在口感和包装上都有破绽,很难骗过红酒业内人士和红酒爱好者,但不法商人就是有办法把假酒卖出高价。这是因为酒固然是假的,但在假酒通往宴会的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卖假酒的自不必说,白菜卖了人参价。买假酒的可能也不傻,不管真酒假酒,能让被招待的人满意而归,进而签下定单或者得到照拂就行。普通的销售员、采购员、运输员,还有手下留情的监管者都能从中获利。真酒不可多得,假酒照样办事,当假拉菲与很多人的生计和富贵挂起钩来,便假作真时真亦假,招摇过市禁绝难。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建设成就斐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对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的保护力度势必加大,不可能总是纵容山寨拉菲遍地飞。为今之计,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在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上严密盯防,重加处罚,不让冒牌货们在市场中畅行无阻;另一方面,要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招待费用严加审计,不让公款流向奢侈品消费市场,间接封堵假拉菲的销路。长远来说,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重要的一环,“以喝假酒为耻”的观念一旦确立,假拉菲便从根本上没了市场。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