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把经济增长适当放慢放缓,腾出手来、腾出时间来,强化和深化政治制度改革、经济制度改革、社会制度改革,而且把深化改革的重点放在对政府自身体制改革、国企垄断市场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改革上,把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放在消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上,清除权贵利益集团的根基,防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质成权贵资本主义经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预期目标7.5%,也就是说GDP增速从去年的9.2%下调至7.5%,下降幅度为1.7%。中国GDP下调到8%以下意味着什么呢?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高速增长,并寄希望于中国经济高增长,以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走向复苏。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保持8%以上增速,即便是困难重重的去年依然取得9.2%的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首屈一指,远远超过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人担心7.5%增长目标贯彻会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当然,国际社会对此也不无担心,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下滑,会影响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向复苏。尤其会影响那些与中国经济增长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例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东盟等。
从理性客观和科学发展、中长期战略的视角来看,中国此次下调GDP增长幅度到7.5%,是正当其时、顺应形势、顺势而为的科学决断和战略抉择。中国改革开放33年来,一直保持快速高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达到现阶段历史发展高点,如要再持续保持9%-10%的高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且有陷入停滞、倒退的危机和危险,尤其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中国经济增速下调至7.5%,也表明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以大智慧、大战略、大发展的远见和气概,走出经济着重“保八”增长的公式化思维。退一步海阔天空,放缓脚步更稳健,适度降速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长期繁荣,而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且易于陷入硬着陆、一败涂地的危险。
过去大力“保八”政策,极大推动并助长地方政府“保九”、“保十”以上增长的冲动和盲动盲进,地方政府花全力气、举巨债,大搞保GDP的高增长“政绩”工程。经济增速过快过高过急已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政府权力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高速膨胀,导致行政审批权过大过多,正如广东省长朱小丹近日答记者问尖锐指出的那样,“审批过多过滥,就必然产生腐败,以往权钱交易,有相当多部分是政府审批权和金钱交易”。由此而形成政府垄断经济,央企垄断市场的权贵利益集团,权钱交易、钱权交易,腐败油然而生,且愈演愈烈,越反越腐。这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不义,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官民差距、商民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社会不满、社会不稳在日益加大加剧。这也正是近几年中央一再花大力气缓解社会不稳,一再强调反腐维稳的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因此,现在把经济增长适当放慢放缓,改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把全力“保八”增长而无暇他顾的状况,腾出手来、腾出时间来,强化和深化政治制度改革、经济制度改革、社会制度改革,而且把深化改革的重点放在对政府自身体制改革、国企垄断市场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改革上,把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放在消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上,清除权贵利益集团的根基,防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质成权贵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GDP增速下调,有助于从观念到行政上遏制并改变从中央政府部门到地方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为“政绩”而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忽视或无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的严重倾向。众所周知,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能源高耗费、生态环境高污染为沉重代价的。这种高耗费、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式黑色经济,现已走到高增长的尽头,到了必须痛下决心全面彻底改革的时候了。适度放慢放缓GDP的增速,有助于推行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转换,有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型。
经济粗放式高增长必然伴随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下调GDP的增速非常有助于降低通胀,保持物价回落稳定。温总理报告把今年CPI预期目标定在4%,比去年下降0.5%。但据测算,如果今年GDP增速控制在7.5%-8.5%之间,CPI可能从去年的4.5%下降到今年的2.5%-3.5%之间。显然,这对稳定社会大有助益。
从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GDP增速下调至7.5%,仍然是很高的,位居前茅,仍然能带动国内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更何况,正是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不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须性和紧迫性,“十二五”规划把5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7%,显然7.5%增速并不低。除了唱空唱衰中国经济的机构、人士外,国内外各方面都仍然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看好中国经济。综合各方面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超过7.5%的预期,保持8%以上的增长率。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