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珠三角17个站点,广州市10个站点和深圳市18个站点向外正式公布包括PM2.5在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按照新标准公布监测指标并评价空气质量的城市群。广州首日监测的PM2.5数据全达标。(3月9日《广州日报》)
应该说,在包括民间及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推动下,珠三角包括广州市终于开始向公众公布PM2.5数据了,不用等到2016年了,也不用等到花儿都谢了的时候了,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不管怎么说,这总算是一个进步,值得肯定。但是在肯定进步的同时,人们不得因为监测站点的设置而对监测的数据表示一定的质疑。
首先,监测站点数量太少,设置不足。拿广州与香港进行对比发现,广州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才有10个监测点,平均每743.44平方公里一个点。而香港面积1,104平方公里,就有14个监测点,平均78.86平方公里一个点。广州在监测站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监测数据能很准确全面地反映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吗?穗港两地相比可以看出,香港在约为广州七分之一的面积之内就有14个监测点,如果按照这个密度设置监测点,那么广州起码要设置94个站点才行。就是北京,也准备从目前的16个监测点增加到30多个。
其次,监测站点设置的地点不尽合理,10个监控点中有7个设在学校风景区,有一个干脆设到从化的天湖旅游风景区。可想而知,这些监测点的数据,怎么可能与人流车流密集地方的数据相比。专家称,2007年,环保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对国控监测网、区域网或城市网监测站点有明确规范,广东各监测点基本上按照规范的标准执行。看来,这个规范也应该同时修改。2007年颁布的这个规范,是不是已经落后了,是不是也需要修改了,不得而知,但专家也不得不承认,广东下一步将在道路附近增设监测点。
再次,监测站点设置位置高于要求,属于违规。专家表示,根据国家规范要求,监测站要建在不超过地面25米之间的高度。磨碟沙监测站的空气采样点在16楼,吉祥路广州市监测站的空气采样点设在9楼,也超过25米的高度。专家说,在合适的建筑物上建设站点,业主基本不愿意,要经常维护机器设备,还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个说法太牵强,如果建地合适的地方,业主不同意,建高了业主也不会同意,因为无论高低,都有机器维护和噪音问题。在设置监测点时遇到困难要克服,要想办法说服业主,这是造福全市人的事情,业主应该是通情达理的。
从以上情况看,尽管我们肯定环保部门公布PM2.5数据算是一种进步,但由于监测站点少和设置不合理等原因,监测数据恐难反映真实情况。政府环保部门既然要做这件事,就要做好。或许现在的数据不好看,但只要是真实的,市民都会坦然接受,不好看的数据对于政府采取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会更有帮助。比如提倡有车一族平时不开车或少开车,加强监管石化企业等等。无论如何,公布的数据在于真实,不要忽悠大家。否则,公布PM2.5数据就失去了意义。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