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撑伞护遗体:有人性温暖,也有制度隐忧

2012年03月10日 09:42   来源:红网   徐炳涛

  天下着雨,一个老人突然倒地,安静地走了。路人看到了,纷纷停下给老人撑伞。他们中有警察,有百货店的员工,都是素不相识的人。一拨一拨的轮换,直到一个多小时后,老人的家属赶到。这一幕发生在3月7日的浙江绍兴街头。(3月9日《钱江晚报》)

  老人走得很仓促,以至于来不及跟家人道一个别。老人走得很体面,倒在雨中的街头却有一拨拨陌生人轮流撑伞守护他的遗体。雨伞,撑起了生命最后的尊严,更撑起了一片道德的晴空,展现了人性的温暖。

  场景的相似让人很容易从“众市民轮流撑伞护老人遗体”联想到“十余过路人无视遭轧的小悦悦”,只不过一个极其温暖一个极其悲凉。小悦悦事件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后,人们都在反思恻隐之心是否逐渐从身边消逝,人性的温暖是否被旁观的冷漠取代。从绍兴这起事件来看,似乎远未达到“消逝”与“取代”的程度。不可否认,时代长河里掺杂着不少令人心冷的寒流,但公众更应该看到,爱的暖流也从来没有缺失。不顾自己安危伸手接坠楼儿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为救四名落水孩子付出生命的“最美奶奶”柴小女,过着“一个馒头,一碗白水”的日子却为三百学子资助35万元的白方礼,每扛一桶水捐出两毛钱的山西小伙茹向辉,以及无数像绍兴那些为陌生老人遗体撑伞的无名好人,他们都用各自行动证明了正义与良知的存在、善良与爱心的永驻。

  人皆可以为尧舜,善良是人性的起始点与回归点。一路加速的时代列车把我们骤然带到“陌生人社会”,生活圈子改变、信任感缺乏、安全感缺失,道德约束松弛,剧变的环境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于是冷漠也随之悄悄蔓延。但这只是人作为一种生物在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绝不代表人性的改变。所以,尽管我们一再教育孩子“别和陌生人说话”,时时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少出头,“躲得远远的”,但另一方面却指责冷漠者麻木不仁,呼唤国民良知的回归。透过这些分裂与纠结,其实可以看出人始终是向往善良与温暖的,遇见倒地的老人都有去扶一把的本能,路见不平都有一声大吼的冲动,看到风雪中乞讨的孩子都有帮一把的恻隐。

  改变冷漠既需要国民自我调节,多看到社会的温暖面,同时也需要制度上的鼓励与呵护。绍兴市民为猝死老人撑伞护遗体事件中有个细节很值得回味。文里有这么一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两位民警,一直站在雨中为这位老人撑着伞。”按照一般逻辑推理,能有这么多人行善很大程度上缘于有警方“壮胆”——甭担心遭诬陷。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撒手人寰,若是家属怀疑起来还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现在有警察守着,那也就不用顾忌这些了,去掉包袱的爱心自然会释放出百分百的热度。很显然,不可能所有人行善时都会有警察在旁作证,道德高尚者固然能撇开一切做好事,大多数普通人还是会掂量一番的。改变这种局面,只能从制度上作为,免去做好事的后顾之忧。譬如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吕树文提出,政府要制定一个对见义勇为者及道德模范的奖励制度,建立一套对恶意诬陷他人行为的惩罚制度。其实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已经打算推行此类条例,也获得了公众的支持,理应加以推广和完善。

  “众市民轮流撑伞护老人遗体”是个很好的标本,它一方面展现了人性的温暖,证明了良知与正义的力量,另一方面表明了免去行善后顾之忧的重要性,呼唤制度上的鼓励与呵护。愿这样的好事越来越多,愿它能给官方带来有益启发。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