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从“保8”到提出“7.5”,小小一个数字的变动,蕴含了众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7.5%的增长目标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下综合多方因素确定的,虽然比以前慢一点,但仍然是一个较快的发展目标,它表明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趋势、大目标没有改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欧债危机依然没有根本化解,我们的国际贸易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审慎确定的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
7.5%的增长目标是从以往速度效益型发展方式转向质量友好型发展方式的体现,它表明我国将把更多注意力转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7.5%的增长目标,看似慢,其实快,慢是相对于粗放式发展方式而言,快是指在经济结构调整后经济发展更加强劲。这一预期目标的调整,契合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有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有利于确立新的政绩考核标准,纠正一些地方以往只盯住GDP而忽视解决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问题。
与此同时,7.5%的增长目标也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各级政府应更加注重民生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有个比喻,如果一个人跑100米,速度肯定很快;想跑1000米,速度会慢下来些;如果跑马拉松,要保持100米跑的速度,谁也做不到。而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因而有必要调整跑的步伐、跑的节奏。要想跑得更快、更有力量,必要时将力量收回来,积蓄力量后再打出去,将更加有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