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人口首超农村 城镇化事关全局

2012年02月24日 09:39   来源:经济日报   马志刚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城镇化水平超过50%。这是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意味着我国已进入城镇化成长的新阶段,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会更加明显。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在稳步推进城镇化中把握机遇,着力解决一些事关我国发展大局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为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研究表明,一国城市化在超过50%以后,会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时期。现在我国已经走到这个重要发展时段上。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不仅会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会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创造条件,在推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中更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城镇化加快发展,既可以扩大投资,也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投资方面看,城镇化加快必然会带动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2011年数据计算,如果将城镇化速度加快1.32个百分点,即多增加约2100万城镇人口,将新增投资10.5万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由此引发的投资增长不仅可以缓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也能为新转入的城镇人口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从消费方面看,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变化,不仅会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同时也会大量增加工业品消费。回顾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今后几年,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会对消费和投资形成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城镇化加快,对当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自主发展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第三产业占比长期偏低,城镇化的加速,将大大提高生产性服务需求及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

  更要看到,城镇化加快发展,还不断孕育着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我们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难得机遇。

  一方面,城镇化的推进将会明显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结构加速变化。一则农民转市民,会引发劳动报酬、子女就学、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大变革,这不仅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让更多的人充分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二则农民工转为产业工人,能释放巨大的劳动力潜能。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5亿人,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将来随着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民会进一步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将有效弥补城镇劳动力不足,满足我国未来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延长我国人口红利优势。

  另一方面,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对缩小城乡收入、区域发展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等不平衡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也是这一轮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以及上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爆发的根本性原因。我国也存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加快城镇化,大量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有助于在“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过程中逐渐缩小和淡化城乡差距,从根本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国城镇化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和活力,正在逐步显现。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而工资性收入对增收的贡献率高达50.3%,这部分工资性收入主要源于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这些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也有了缩小迹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而2010年该数值为3.23:1。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经济增长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都在明显提速,并大大高于不少东部地区,一种梯度发展的格局正在城镇化推进中逐步形成。据统计,2011年,中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8.8%,西部地区增长29.2%,远远高于东部地区21.3%的水平。

  机遇为发展提供了可能,要把可能变为现实,必须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机遇。特别是在当下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充分释放城镇化所蕴藏的潜力和活力,扩大国内市场,不仅对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其产生的巨大需求还会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