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应如何改革

2012年02月24日 06:51   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风田

  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作为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滥征地、程序随意、补偿太低等问题。未来集体土地征收应该向以下四个方向来改革:

  其一,要大大压缩目前的征地范围,除了纯公益性用途外,其他的应该由用地单位与农民协商解决。商业用地要按市场价由农民与开发商共同解决。“公共利益”应该有具体规定,可以采取列举的方式。

  农村征地必须界定为公益用途才能征用,可以借鉴国有土地征收条例的列举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泛化“公共利益”,给多征滥占、侵犯农民权益提供了方便。上述条例对公共利益界定为:国防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农村集体土地一样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界定,对公共利益进行列条清晰界定,避免被滥用。

  商业性用途的土地不能再通过国家先征收然后再转让的方式进行。用于非公益性的其他城市化用地,在符合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由用地者与土地所有者和土地承包人直接交易合作开发,政府不应当介入。

  其二,改革征地程序,一定要让被征地农民参与。

  过去的《土地管理法》对于集体土地征收程序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许多农民“被同意”,既没有进行公开听证,也缺少各种中立的评估机构对土地、农作物和地上附着物进行评估,引起失地农民不满,引发纠纷。新的立法需要妥善处理几个问题:所有的征收、征收补偿标准、征收决定,都应有公众参与;征用应该程序化,包括如何启动、公告、如何确定征收范围、征收方式、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这些都应该细化。

  其三,应按非农地市场价来补偿,不能按农地价补偿,解决目前补偿标准过低问题。

  目前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中农民只拿到极小的一块,各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的补偿更低。国研中心的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拿走大头,占40%到50%;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目前农村土地征用最大的问题就是补偿标准过低,主要是按农地价值进行补偿的,如征地土地补偿金为征用前3年内的平均收成的6至10倍。农地通过征地变成非农地,但补偿却按农地价来补,这显然不合理,未来补偿应该按照非农地的现行市场价补偿。

  其四,一定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安置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