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课堂”,变革时代的教育创新

2012年02月23日 09:29   来源:中国网   杨朝清
    没有带教鞭,湖北汉口学院张贵芳老师随手拿起教室内的扫帚,指着PPT讲课,这一幕,被学生拍下放到微博上,半天时间就引来上千条转载,该校官方微博也加入了转发行列。很多学生认为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富有激情,希望他能保持“扫帚课堂”的风格。(2月22日《楚天都市报》)

    破旧不堪的扫帚,人满为患的课堂,看似八竿子打不着,这一次,却被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扫帚课堂”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引发网络热议。事实上,“扫帚课堂”之所以备受关注,蕴含着公众对“以生为本”的认同;即使是细节上的小小变革,也能够触动老百姓那根渴求民本政治的神经。

    “扫帚课堂”的新鲜出炉,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平常用的木棍教鞭忘带了,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然而,张老师素有创新思维,寻常之物也能通过他的双手大放异彩。据学生介绍,张老师并不是第一次“吃螃蟹”,此前上理论课的时候他还使用过簸箕。

    作为一个创新样本,“扫帚课堂”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添了“娱乐”成分;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又增加了教学趣味性,提升了教学质量。它突破了惯性思维的束缚,呈现给学生的,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说教,不再是苦口婆心的劝诫,而是在宽松的环境下,亲和的氛围中,增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因为清新和稀缺,“扫帚课堂”迅速走红。然而,任何照进现实的创新样本,都不可避免地与舆情民意发生碰撞,接受老百姓的逻辑推敲和常识考量。在众声喧哗之中,也有少数网友提出了质疑,认为老师为人师表,拿扫帚当教具过于随意,甚至有辱斯文。

    诚然,我们看惯了教师的正襟危坐,我们见惯了教师的不苟言笑,我们习惯了教师的墨守陈规,“刻板印象”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早已生根发芽。而有一天,当我们看到老师在教室里挥动着扫帚、挥舞着簸箕的时候,才感受到站在面前的,不是一个模糊的角色,不是一个抽象的标签,而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人,如同家人和朋友。

    扫帚也好,簸箕也好,都是一个互动符号,向学生们传达了活跃课堂气氛,缩减师生距离的信号。教师“敢为人先”,学生“投桃报李”,师生良性互动是“扫帚课堂”成功的“金钥匙”。

    “扫帚课堂”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对“以生为本”的拥抱。也许,此举复制意义并不大,然而其示范作用却不容忽视——创新并不需要多高的成本,举手投足之间,一次创新就得以完成;创新缺的不是渠道和方法,而是真心实意和亲力而为。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