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芸芸众生辛苦劳作的目的,是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今天,我们能否变得更加幸福? 作为一名企业工作者,我每天都快乐地工作、享受幸福生活。但是,有些人的房子比我的大,有些人的车子比我的好,有些人的职位比我高,但他们却没有我快乐、幸福,我感到,他们不幸福的根源是对真正的幸福不了解。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思考幸福文化、深入探讨幸福文化价值观,进而倡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人们就更幸福、社会就会更和谐。
一、现实呼唤幸福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改革成果令人瞩目,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相关调研显示,国民的快乐感与物质财富增长不同步,今天,人们比以前富裕得多,抱怨也多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多了。
出现这种状况,客观上讲,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转轨、体制转换、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矛盾增多,碰到许多两难问题,不少还是新问题,尚无充足的经验处理,这些因素会引起人们的抱怨,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和谐的音符与人们价值观扭曲有关。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社会传统道德中好的东西却减少了,社会原有的“向善”、“向好”、“向美”的倾向减弱了。不少人拜金主义取向严重,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善于发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缺乏信念、不愿奉献,盲目攀比、相互猜忌,精神空虚,心态浮躁,没有担当和责任感,不满情绪蔓延。一句话,精神财富相对缺失,幸福指数降低。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幸福文化来支撑,必须引导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幸福文化,什么是主流文化。因为,生活本不是没有幸福,而是缺乏发现幸福的眼睛和感受幸福的心灵。研究幸福文化价值观,建立幸福文化产业体系,能够让幸福的概念具象化,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
二、幸福文化是主流文化
1、什么是幸福?
千百年来,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帝王将相,无不对幸福生活充满渴望。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光辉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就是对幸福文化——“福”文化的传承。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和享受,是效用和欲望的比值,幸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健康、财富和情感是幸福的三要素,其中,健康是基础,财富是保障,情感是尊严,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持续拥有幸福。情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最为持久、最为强烈。幸福的最大特点是感受具有递减规律,所以,幸福的需求需要不断地创新。幸福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而且幸福的需求呈现递进性。
2、什么是幸福文化?
毛泽东同志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幸福文化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于幸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
我们所倡导的幸福文化就是通过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让人们知道拥有了财富之后应该怎样去享受幸福,让暂时窘迫的人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怎样感知幸福。幸福文化的使命就是要找到每个人身上的幸福因子,激活每个人身上的幸福因子,让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感觉。通过幸福文化的建设,告诉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幸福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生活;人人都需要幸福,人人都能得到幸福。
3、幸福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之一,就是以文化影响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复兴。
当今中国,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主流文化应该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能够引导和鼓舞人且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因为,主流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它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被广泛认同且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主流文化,说到底就是幸福文化。
我认为,一种文化欲成为主流文化,至少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必须体现人类最美好的诉求,体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二,它应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热衷;第三,具有现实可行性。
如果将幸福文化作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并结合时代对其注入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涵,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人民现实需要的满足,必定能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必定能肩负起号召人民,凝聚人心,团结向前,促进社会和谐的光荣使命。
三、幸福文化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主流价值观
1、健康向上的文化需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引导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正确、健康的价值观来引导。体现了正确、健康价值观的文化,才能引导人民“向好”、“向善”、“向美”。发展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抵消低俗文化的消极影响。
2、主流价值观具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特性
理论只有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主流价值观是社会对同期诸多价值观甄别、筛选后确定的,是多数人所持有的价值观。
现实警示我们,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严重的不平衡,文化发展明显的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呼唤着健康的精神文明,呼唤着健康向上的文化。
实践告诉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古今中外所有文化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健康、有益成分,尊重、爱护、挖掘和整理百姓中的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诉求,并积极促其实现!
3、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必然性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幸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让人们追求幸福、传递幸福、分享幸福。其内涵是从民众的幸福出发开展文化活动,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外延是将幸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幸福文化价值观符合科学发展观,也满足“健康向上的正确方向”、“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热衷”和“具有现实可行性”三个条件。
具体来讲,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具有必然性。一是幸福文化价值观经得起与其它价值观的比较。主流地位是在竞争中获得的。和平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幸福是经济建设的最高目标,经济滋生文化,文化服务经济。幸福文化价值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要求,幸福文化的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和大力支持,比其它价值观更具发展竞争力。
二是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符合人本取向。任何人,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无论贫穷与贵贱,都希望活得快乐幸福,一切努力也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快乐与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社会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人民的幸福来展开。
三是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具有目的上的直接性。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既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国的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的精神也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幸福则是检验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确立幸福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各项文化工作围绕人民的幸福来展开,可直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个体的人在追求个体的幸福,人民政府是人民选出来为人民办事的,人民的需要就是政府的追求。从毛泽东同志讲“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提出“造福于民”,胡锦涛同志要求“权为民所谋”,实质都是要体现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幸福。以人为本应该是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以其快乐与幸福为本。因此,我们说,衡量政府工作的好坏,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幸福不幸福为标准,舍此无他。而“执政为民”、“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为民谋福的具体途径。
4、确立当代中国主流幸福文化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为解决当今社会的诸多困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个社会的文化既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表现,同时又反作用于价值观。在当今中国,倡导幸福文化价值观,能够抓住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和凝聚民心,引导群众正确地理解幸福和追求幸福。既可直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可以应对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矛盾。
其次,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对各项工作具有引领效应。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就是要把人民幸福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持续动力和重要标准,使各级、各项工作更加注重用幸福衡量发展、更加注重用民意衡量决策、用幸福评价政绩,把执政为民宗旨、科学发展方式和追求幸福生活有机结合,倒逼各级公务人员自觉为人民幸福服务。
第三,幸福文化价值观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找到了深厚的土壤。中国上下五千年,对幸福的追求与期盼有诸多记载,例如“五福临门”、“三星”、“天官赐福”等等。无论是历代帝王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用到的“福”字,还是普通百姓祈福迎祥,各处张贴的“福”字,无不浓缩了我们中国人太多的希冀。
第四,幸福文化价值观体现了 “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风貌。“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诉求存在于社会大众中,我们有义务将其挖掘出来并加以宣扬,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主流价值观。社会由人群组成,个人对自我幸福之追求,其底线应不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或者说尊重社会利益为前提。只有如此,才有利于增进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实现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提高。
第五,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可使经济发展获得一个新的增长点。幸福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必然伴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确立幸福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以幸福文化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幸福文化与产业体系
幸福文化发展既需要舆论引导,更需要做大量具体工作。
1、以幸福文化价值观为核心
要将人民的幸福作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大力宣传幸福、用健康的观念引导人民、营造幸福的社会氛围,鼓励人民追求幸福,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幸福文化,让它深入人心。
确立幸福文化价值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广泛倡导。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的培育期,对民间力量的介入,政府政策的扶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政府为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2、抓紧构建幸福文化与产业体系
幸福文化依赖产业来推动。支撑幸福文化的幸福产业包括幸福文化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幸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评价体系研究、发布、评估、幸福文化的传播教育、幸福公益等。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和相互推动的有机整体。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与幸福文化价值观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和产业体系。为此,我们建议:以培育幸福文化为核心,以振兴幸福产业为主导,以增强国民和家庭幸福感为目标,以确立幸福管理理念和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为支撑,建立幸福文化与产业体系。
我们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我要向各位说明的是,鉴于我们关于幸福文化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热诚欢迎各界批评指正。同时,我们期待着中国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早日投身于该领域,与我们一道,以理论创新和产业报国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积极投身到建设幸福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和幸福文化产业推进工作中,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者系理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宁波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