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投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相比之下,对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却重视不够,以至投资渠道的开放远远跟不上投资需求的增长。努力满足居民的正常投资需求,帮助人们合理合法地进行科学投资,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居民投资需求不可忽视。
进入龙年,国内黄金市场也掀起了一股“龙卷风”,各家金店人头攒动、火爆异常,金条金饰供不应求。数据显示,春节长假7天,仅北京的菜百、国华两大黄金商场就卖出了近1.5吨黄金,累计销售额近6亿元。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日本人正在纷纷卖黄金。苦苦熬了30年,金价终于又回到高位,人们从家里找出过去买下的黄金首饰,拿到金店兑换现金,“有时要排队数小时才能把金首饰拿给店员”。追寻这一“逆向行动”的深层背景,还得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黄金大牛市”,那时,手中有钱的日本人相信黄金的投资价值,也曾出现抢购热潮。谁料金价在1980年创出每盎司852美元的峰值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回落,到2000年前后跌至谷底,每盎司仅值250多美元,跌剩不到三分之一。考虑这些年的通货膨胀因素,可以说直到金价飙升的2011年才算补回了当年成本。难怪有顾客表示,“为了让那些金首饰赶紧消失,排队也愿意。”
当年日本人迷信黄金保值增值、买在金价高位的教训,对我们也是一个警示。从历史上看,任何投资品的价格经过爆发性的“大牛市”之后,都会大幅回落,股票、石油、房地产是这样,黄金也不会例外,同样存在泡沫风险。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无论首饰用还是工业用黄金的实际需求量都大幅缩减,而此时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黄金市场,投资性需求对金价的贡献率超过了50%。可见,目前的金价并非由实物供需关系决定,越到高位风险越大。
新年以来,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几大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再度受到青睐,价格开始回升,但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出现波动。例如,前不久美国刚刚释放一些经济回暖复苏信号以及美元出现走势趋强的迹象,便立即导致国际金价震荡下行。除了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影响今后黄金价格的最大变数还有两个。一是欧债危机,如果恶化到欧元区国家迫不得已抛售黄金储备来偿债,势必导致金价暴跌;二是波斯湾局势,如果战争爆发,大量投资将转向黄金寻求保值避险,刺激金价持续上扬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由于前景不明,未来一段时期黄金价格还会继续震荡,但可以确定的是,持续了10年的周期性上涨和目前的价格波动加剧,都表明黄金现已成为一种高风险资产。
往深一步看,当前的“黄金热”充分反映出广大居民的巨大投资需求,以及对财产保值增值的热切愿望。多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中的余钱越来越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投资。然而,眼下由于投资渠道匮乏,这些钱要么投向股市,而近年来股市一直低位徘徊,让投资者叫苦不迭;要么投向民间借贷,但因屡屡发生集资大案现已迅速降温;要么投向国债,可又数额有限,每每发行几小时便被人们排队抢购一空;要么追逐黄金,这几乎成了目前最方便而又最现实的财产储存方式。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以理解国内“黄金热”的缘起,同时也须对其中蕴含的重大居民投资需求引起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相比之下,对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却重视不够,以至投资渠道的开放远远跟不上投资需求的增长,现有渠道也很难给投资者以良好的预期和稳定的收益。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努力满足居民的正常投资需求,帮助人们合理合法地进行科学投资,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明确指出,我国证券市场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目前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和预测,值得引起广泛重视。
广大城乡居民的投资需求客观存在,潜力巨大,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满足群众的这种需求,维护群众的这一利益,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
(本文执笔:齐东向)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