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不破民间资本难活

2012年02月16日 07:2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赵民望
    这是一个已经可以望得见春天的季节,逆境中坚持的中小民营企业感觉到了拂面而来的春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有关座谈会上表示:上半年将制订民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而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温总理在作上述表态的时候,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新36条”其实已不新了,民间资本四处碰壁的困境更非一时一地。种种制约所制造的民间资本的现实境况,只能用雪上加霜来描述。感观或许不够全面,数据当能做出真实的判断。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进出口总值2726亿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进出口双双进入负增长区间。我们所面对的这一组数字表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单月进出口增长情况最坏的一个月出现了,这也是近两年来进出口首次同时出现负增长。

    与出口相比,进口的下滑更值得关注,因为即使有春节因素,同比下滑15%也是过大了。在这个数字下滑的背后,有内需可能进一步萎缩的预警;而与加工贸易有关的进口下跌,也预示着未来出口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

    一边是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一边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长期累积,内需就此成为化解这些矛盾的关键。事实上,我们的选择只能有一个:放活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尽管这样的认识早已出现,政府也为此出台过数次的措施,其中包括一度被认为是史上之最的“新36条”,但是没有结果只有文件。不见落实的“新36条”只具象征意义,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受限,玻璃门、弹簧门便无处不在。

    正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决策层意识到只有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才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就此提出:要明确时限,抓紧出台贯彻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配套政策。对垄断行业和相关公共服务等领域,应该合理规定民间资本准入门槛。

    温家宝总理有关“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的回应,无疑是各方共识凝聚的体现,激活民间资本进程的突破或即将出现。

    仅有预期的乐观显然不能有效激活民间资本,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广东省政府最近出台的《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56条,重点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和放大作用;税收优惠政策;行政收费、社会保险缴费、土地价格上的优惠;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强化公共服务等等。从政策上看,广东的“56条”具体又务实,其“执行不力者通报批评”的处罚性措施,无不凸显广东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决心与意志。

    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是值得肯定的,对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多多益善。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解放民间资本的根本出路并不在优惠政策层面,事实告诉我们:民间资本始终难以逾越的是体制制造的障碍。也就是说,允许垄断壁垒林立,就等于任由民间资本自生自灭,也谈不上放活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只能是口号。

    利润惊人的银行是垄断的最大受益者,面对公众的质疑与批评,监管者拿出了一个《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对于服务收费项目明码标价。要知道,数次整治下的银行收费乱象不仅长期存在,而且收费项目从数百种激增至数千种,收费标准也不断提高。此次办法中的部分条款反而从法律上为银行收费开绿灯,难道“明码标价”不会成为银行收费合法化的依据?

    银行业并非特例,当前针对垄断行业的改革相对滞后,不公平竞争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掣肘所在。因此,“新36条”的实施细则固然值得期待,但是唯有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才是破解民间资本困局的最终出路。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