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楼市“松绑令”试探民意何时休

2012年02月14日 08:36   来源:山西晚报   冯海宁(北京 媒体从业者)
    有两条消息与楼市调控有关:一条是安徽芜湖市政府发布通知称,《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暂缓执行。(本报今日17版报道)另一条消息是,广东中山市将商品房限价从每平方米5800元上调至6590元,成为今年以来全国首个放松限价令的城市。((2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芜湖购房补贴新政实施4天后被叫停,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此之前,佛山楼市“松绑令”从发布到叫停不到12小时;成都楼市松绑“限购令”一周后继续执行原有政策。

    地方楼市何以频繁出台“松绑令”?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土地财政。其实,在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不少深层原因,比方说,出台“松绑令”是三种试探:一是试探舆论关注度;二是试探民意反应;三是试探上面态度。据说,在芜湖出台“松绑令”的背后,是中央检查组已经抵达芜湖——尽管这一消息是否属实尚不可知,但上面的态度很重要。

    出台“松绑令”的原因还有:自认为房价下行趋势已定,限不限购、限不限价已经不重要;尤其是,缺少长效调控政策,才导致限购、限价、限贷等临时性政策的出台,再加上赋予地方政府限购的权力,却没有制约地方政府随意出台“松绑令”或者取消限购的权力,如此,就给了地方政府私自松绑的机会。

    在“松绑令”频现的原因中,试探民意恐怕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出台“松绑令”意味着楼市调控有可能前功尽弃,如果房价再度反弹,公众居住权益的实现更加遥遥无期。所以对于“松绑令”,民意的反应最为激烈,而民意反应则会影响到舆论关注度,进而会惊动上层。“中央检查组抵达芜湖”很大程度上是民意在起推动作用。

    但楼市“松绑令”不能总是试探民意,因为试探民意不仅折射出地方政府不尊重民意,而且折射出使用权力过于随意,不注重自身公信力。按理说,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调整都是很严肃的,不容朝令夕改,但我们看到,楼市朝令夕改的闹剧频繁上演,难道说,中国楼市成了公共政策的试探场地?公共政策难道成了随意把玩的玩具?

    在笔者看来,必须从源头上杜绝楼市政策反复无常,即,不仅要尽快出台长效政策(如征收房产税、住房空置税)取代短期政策,让地方政府没有随意更改限购、限价政策的机会;而且,要从政策出台的程序上来限制地方政府的随意性,比如,把征求民意纳入决策程序中;另外,尽快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即使地方政府想松绑,也达不到目的。

    可以肯定的是,不仅仅是中山等城市私自放松调控,也不仅仅是芜湖等城市朝令夕改,还会有一些城市跟风效仿,这就提示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尽快明确“楼市政策不能有丝毫动摇”,否则要严厉问责。也就是说,要让出台“松绑令”试探民意的地方政府付出一定代价,而不是像儿戏一般玩弄公共政策。从某种意义而言,只有保证公共政策的严肃性,楼市调控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责任编辑:李志强)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