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利源于公众“选择权”丧失

2012年02月06日 07:56   来源:中国网   毕晓哲
    据《法制日报》报道,一场关于银行暴利的讨论近日再度升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和实体经济一个利厚一个利薄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我算了一下,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我们都说烟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开采也很暴利,而现在银行业比这两个行业利润还要高。”(2月5日《广州日报》)

    国内银行暴利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收费”,而为什么公众和消费者在银行的强势收费面前只能“逆来顺受”?主要根源就在于公众对于银行服务“选择权”的基本丧失。由于多年来银行服务垄断现实,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和不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公众和消费者话语权极弱,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曾向媒体披露了的一份其领衔撰写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这份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就足以说明银行的强势地位以及对于收费项目“扩容”的无所顾忌,但侧面说明被服务对象话语权的孱弱。

    在一个强势无比的垄断行业面前,消费者别无选择,如上述几年内扩展约10倍的收费项目,银行完全可以当成“敛财”的手而肆意罔为;又如并没见什么公开征求意见,日前多家银行已经准备彻底抛弃纸质存折而“逼迫”用户使用银行卡,这明显又是一个带有霸王性质的举措与规定,但储户们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权。

    所以说,银行在经营服务过程中“漫天要价”就带有了必然性。就和封建时代的“地方老财”那样,银行手里掌握的资本资金犹如过去地主老财手里的“土地”,佃户们根本上无从选择种与不种,不种银行的“地”就没有活路,银行也就想收多少“租子”就能收多少租子。而众多储户包括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不过是给银行“扛长工”,而且“起早贪黑”操劳一年也不过是一个“银行赚钱都赚到不好意思的现实”——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人均利润近40万元。估计201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会超过1万亿元,那么人均利润会超过50万元。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除去个人所得税,人均净利润不过3万元,以此计算,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这样的残酷的利润分配,足见银行和银行业的霸道以及服务对象的现实无奈。

    还有哪个同样令人痛斥与诟病的“巨额利差”问题,同样是储户与贷款企业无从选择之后的必然。别看国内银行数量庞大,但几家国有银行却直接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还要多,已占据高达70%、80%的市场比例,这在国外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而一个国有银行服务网点盘根错节的分布之下,再加上国外银行和民营银行进入银行业时的“玻璃门”、“弹簧门”现实,选择什么银行贷款、银行放贷高利几何?公众及企业同样没有选择权。另一方面,国内民间融资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风险过大、制度不完备,一些可以解企业资金饥渴的民间融资处于严厉防范和压制状态,这也导致众多中小微企业“无米可炊”之后也只能求贷与银行。时下的银行业绝对是一个“卖方市场”,银行完全占据了市场的主动地位,被服务对象自然软弱可欺。

    因此,要想遏止和解决银行的暴利问题,以及竟然暴利到比石油和烟草都要暴利的地步,必须痛下狠心彻底改观银行与社会公众的地位不对称、不对等问题。政策或机制方面必须给公众与消费者撑腰,对于一些违法违规的收费项目必须痛下重手整治;另一方面寻根溯源必须打破事实上的市场垄断。强制拆分大型银行及拆分综合银行为专业银行,而且极有必要将银行手里的“暴利蛋糕”通过单边加息以及征收暴利税的方式给其“摊薄”,以剥离其牟利冲动。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