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词最早在《易经》中出现,又被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现在的国人如何理解君子人格?当下社会还需要君子吗?通过民意在线调查显示(3670人参加),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社会需要君子人格。受访者中,70后占34。6%,80后占19。7%,90后占1。7%。(《江南时报》1月20日)
《易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称为人格的最高境界。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下社会需要君子人格,并且又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近九成人认为社会需要君子”出之于绝大多数人的切身感受,这个调查结果显然是是可信的。若以逆向思维来考虑,其实此次调查深刻反映出道德已有断层,人们渴望“君子”,也预示着我们的社会“君子”行为越来越稀少,已被抛弃、被遗忘。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君子不需要权高位重,但善良是根本的要求。有人问,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笔者愚以为,君子是社会的良心,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奉行的为人之道,因为君子具备善良,正直,博爱,宽容,无私等优良品质。孔子说,是君子心怀社会的仁义道德,是小人心怀自己的家园土地。是君子心系的是国家的法度规定,小人关心的是自己的个人恩惠。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分是看动机,而不是结果,同样是四川汶川震后捐款,有的人或企业捐款是为了炒作出名。捐多少钱是能力问题,只要是无私的爱心,一元钱与一百元都等于无价的博爱。还有,同样是资助大学生读书,有的人却在“索恩”。
在金钱就是身份符号的今天,很难见到昔日君子之风。食品行业被调侃为“吃的不卖,卖的不吃”,好朋友间能为区区小利反目成仇,一些“富二代”目无法纪、无视生命,部分父母官吸食民脂民膏……如此下去,社会道德的根本在哪里?不可否认,我们的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一些无序现象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不按规矩走就能获得利益,这对人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另外,我们的社会榜样力量还很强,长辈、上级、官员等可以称为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大家会效仿这些人的行为。核心人物如果不够诚信、谦让,就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事实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都推崇“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抵触“为富不仁”。先贤甚至认为富裕本身就是一种善。论语中说“周有大赉,善人是富”。但在当下社会,君子道德高尚可能反而受穷。一些小人搞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却能拥有很多东西:品学兼优的比不上拥有一个有权有钱的父母,能力强肯干事的不如吹嘘拍马的,嘴上讲廉洁奉公的而背后却是男盗女娼、行贿受贿……君子行为被扭曲,而小人之举却频频得手,如此现象值得整个社会反思!
因此,我们社会亟待建立一种成全君子的机制,让君子回归社会,让君子能更容易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