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为啥不是春晚专家?

2012年01月29日 07:21   来源:红网   李振忠
    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社,曾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关注央视春晚,为大年夜的文化盛宴把好语文关。今年,《咬文嚼字》杀了个“回马枪”,考察龙年春晚的文字质量,结果是总体上合格,但语言类节目的差错还是留下了遗憾。编辑部在春节长假中加班,将其中的典型差错整理成文,供读者参照。(1月28日《宁波日报》)
    
    “我西施,她貂蝉,合着我比她老一千多年呢。”对于这样的错误,凡有些历史知识的人都能作出推断,因为西施时代属于春秋战国,貂蝉时代则属于汉末三国,相去不太可能有“一千多年呢”之笼统说法。作为作者来说,可能会在初稿时如此“先说着”,但在真正形成正稿之后应当回过头来予以审核、修正。而假如“春晚”导演组里有那么一两个历史专家参与严格的审查,则恐怕不太可能出现如此小儿科的巨大漏洞。至少一部分网友在直播的春晚过程当中就已经听出了漏洞,那为什么反而专家中的专家却发现不了问题呢?如此看来,说春晚审查多么多么严格,恐怕也只在“笑料”多少或者“舞美”场面大小,而根本就没有人去过多关注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更没有人去关注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没有人去关注文化历史的含金量、真实性,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想当初秦公金銮殿,图穷匕首见……”其中的“秦公”说错了,应说“秦王”才对。问题是小品演员黄宏所演人物是“秦王”,“秦王”自己能说自己是“秦王”吗?“寡人”或者“孤”究竟可以用哪一个?仍然有待于历史学家予以“核实”,恐怕任何想当然都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更令人奇怪的是“金銮殿”,当时秦始皇时代,有“金銮殿”这个词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了“阿房宫”,有记载说“金銮殿”一词出于唐朝,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民间使用。那么,“秦王”又怎么可能自称其宫殿为“金銮殿”呢?
    
    “咬文嚼字”的为啥不是春晚剧组、“御用”历史专家,反而是《咬文嚼字》杂志社呢?春晚是当下之中国最大的文化载体,怎么能如此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呢?
    
    然而令人尴尬的仍然不是“咬文嚼字”中的漏洞,而是整个春晚的文化气息缺乏。“走了调”并不怎么丑陋,因为观众听到了真唱,出现个别错别字也并不丑陋,因为还有“百密一疏”,然而,撇开这些“咬文嚼字”出来的漏洞看春晚,又能“咬”出多少真正的文化味来?又能“嚼”出多少中华博大精深之文明内涵?即便再有十个赵本山,不仍然是“耍贫嘴”卖乖吗?然而,没有了赵本山,却连个“耍贫嘴”的都没有,中华文化在春晚中的缺失,又岂是“咬文嚼字”所能“咬嚼”出来的吗?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