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同学聊天,同学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同学的表哥就读于一所名牌医科大学。毕业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医院。青年才气,当然心怀热血,准备一展抱负。可是,不谙社会关系的他,接二连三地推翻了主任医师的治疗结果。院里的领导们当然看不下去了,多次找这个“多事”的年轻人谈话,可是均未见效。无奈,院里只好以处分为筹码,试图改变青年人张狂的行为。青年人愤激之下,毅然辞职。具有戏剧性的是,就在其辞职后不久,美国一所医院,可能是因为青年人医学方面的才能,欣然接纳了这位落寞的青年。
听完这个故事,感慨万千。近年来,大批的青年人才开始离开土生土长的大陆,踏上了异国的求学工作之路。我们当然有理由站在道德的立场大发议论,指责这些青年人如何如何“不爱国”,如何如何“崇洋媚外”,可是,我们是否拍过胸口问问自己:我们为这些青年人提供过什么?我们是否珍惜过这些特立独行的人才?在中国,不管你多么有才,多么有能力,似乎作用并不大;“为人处世”之道庶几才是活得滋润的不二法门——要想在一个单位中安然度日抑或享受被提拔的待遇,你首先要学的是圆滑的处世之道和厚黑学问。除此之外,你还必须整天面对一些毫无意义的量化考核,在由表格、数据、命令构造起来的冰冷的围城中不爽地度日。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杜甫写的一首《不见》,表达早年的他与李白心心相惜的感觉。如今重读,仍然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惜夫斯人已逝,今有此情怀者,几人耳?
这或许只是皮毛。如果我们细细考察,不难发现“幸福感”的缺失,才是问题之根本。当一个社会给这些精英提供的只是令人腹诽的“食品安全”或是不敢让人恭维的“生态质量”和“教育环境”,那么所谓“幸福感”又如何油然而生?禽鸟尚能择良木而栖,而况人乎?中国人向来偏爱沾上“成绩”的宏大名目,对诸如“幸福”之类的涉及个体情感状态的东西却置若罔闻。殊不知,“幸福感”不是由权力僵硬的面孔来阐释,亦不是靠“GDP”的总量第几第几来说明;而是相反,它应该由每一个个体来感受、判断、定义。只可惜,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喝下午茶的官老爷是不会明白的,他们依然坚持着他们的“选择性无知”。
有一个好友曾经跟我戏称,如果将来升官发财了,第一件事就是举家移民美国。我问他原因,友人答道:你先去看看《冷山》和《英国病人》,然而再看看《金陵十三钗》或《集结号》,你就明白了。旁边有人插嘴道:你这是“民族虚无主义”!我与友人对视一笑,惭愧万分,心中却暗暗佩服这位举着“民族”大旗的同学——毕竟,用政治术语来说,他这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吧——
一份资料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出国留学(不包括公私出国经商和旅游的中国人),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目前共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正在海外就读。那么,就这个数字来说,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
每一次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们总是会这样说:这是西方的“圈套”,他们全赖优秀的仪器;诺贝尔,中国人是不屑的。这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让我感到滑稽之余,也徒增了几份无奈——当一个社会的民众渐渐习惯了对“知识”、“智慧”的漠视,而想当然地将“国家”、“民族”等宏大命题强加于自己理性的判断时,其内在的精神世界该是如何的空洞与贫瘠。是时候了,在这个国家面对另类的人才时,理应表现出其包容的情怀,而不是令人心寒的怨怼之色。
有关“人才流失”现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如今笔者重谈此话题,大抵会被许多人讥笑为“老生常谈”,这是我所能料想到的。然而,在一个常识的尊严愈来愈惨淡的时代,重提“常识”,或许并不是废话。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