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年报”三大亮点

2012年01月22日 14:52   来源:东方网   奚旭初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1年上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各项统计数据。其中人均GDP82560元,在全国省级区域为最高。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达57.9%。全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上年增长13.8%,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市GDP增幅。(1月21日《东方早报》)

  上海交出的这份2011年“年报”,大有看头。其中有三大亮点更是夺人眼目。亮点之一,是人均GDP在全国各省级区域为最高。今天常讲要淡化GDP情结,但淡化“情结”不是不要GDP,不是不讲GDP,而是要让GDP去“粗”去“旧”去“重”,跳出不是靠钱堆出来的“资金密集型”,就是靠能耗撑起来的“资源密集型”的窠臼,使GDP绿起来,成为“优质GDP”。绿起来的GDP,当然是越高越好。令人感奋的是上海的GDP不但高,而且“含绿量”也高。中国科学院一份关于中国GDP发展质量的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上海的GDP发展质量名列前茅,就是又一个佐证。

  2011年上海“年报”中第二个亮点,是第三产业引领全市经济发展,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主动力。上海咬定转型不放松,从国际金融中心到国际航运中心到国际贸易中心,从现代服务业”到先进制造业,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列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2011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9%,三产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增加值占比接近60%,三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第三产业引领全市经济发展,显示了转型已见成效。转型不是权宜之计,而更是本质意义上对经济制高点的争夺。谁先登上这个制高点,谁拥有创新能力,拥有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就能领导市场潮流。

  2011年上海“年报”中第三个亮点,是全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来首超GDP增幅。关于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关系,有一个很得人心很形象的比喻,就是“又长骨头又长肉”。老百姓不仅需要GDP增长的精神自豪,更需要GDP增长带来的物质上的实惠利益。让百姓的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相称,在GDP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收入得到提高,实惠越来越多。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而在这个“长肉”过程中,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追上了城市居民。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这些年来逐渐拉大,现在上海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比肩城市居民,则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拐点,差距不但不再拉大,而且开始缩小。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上海2011年的靓丽“年报”令人瞩目,这既是沉甸甸的丰收账本,更是为2012年带来了一个好兆头。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