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向为春节忙碌的人们道声谢

2012年01月21日 07:11   来源:北京晚报   苏文洋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聚的喜庆节日,节前又是人们一年中似乎最为忙碌的日子。在忙忙碌碌的人群中,一大部分人是为自己一家人团聚在奔波,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而辛苦工作。

  每年春节将至,异常忙碌的各行各业里,最为忙碌的是两拨人,一拨是忙碌春运的人们,一拨是忙碌春晚的人们。春运与春晚,仿佛两只沉重的翅膀,载着14亿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飞向春天。人们的希望越大、梦想越高,春运与春晚的翅膀就越沉重。但是,无论这两只翅膀有多么沉重,人们都不能没有它们。因此,每年忙碌春运与春晚的这两拨人,付出了最多的辛苦,同时也得到了最多的批评。辛苦和批评,从一个侧面说明过年离不开这两拨人。当为春运和春晚忙碌的人们不再辛苦,也听不到批评,好像年味都少了点“作料”。“年年难过年年过”,大概用来形容春运与春晚最为恰当。

  这几天,我估计每天离京的人们数以百万计。从18日开始,火车每天上车人数突破44万人。加上通过空中、公路离京的人们,应当在百万人口左右。春节前,我估摸有上千万人离开北京。有人说,北京的常住人口数量如果保持在春节期间的水平,或许对城市各方面的压力都大大地减轻。不过,对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沸腾的城市的人们来说,瞬间减少千万人口,一下子还真不适应。一位小白领对我说,街上空空荡荡,写字楼里空空荡荡,自己突然感觉像是“留守人员”。城市就是这样,人多了嫌挤,人少了嫌稀。其实,城市的常态是拥挤,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因为有2.71亿人口人户分离,其中又有2.3亿人是流动人口,所以会出现每年春节前城市的一反常态。春节过后,离京返乡的人们很快就会回来。一年之中,沸腾到120摄氏度以上的城市有十天八天降到七八十摄氏度,不过是短暂的时光。“回家的票再难买,也挡不住我们进京(城)的脚步”。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回家过年的人们心底的呐喊。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北京又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昨天读报,看到《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大学哲学系四年级学生裴济洋,利用近3年的业余时间义务卖了十几万张火车票,自己买票几乎跑遍了中国所有通火车的地方,写下了20余万字的铁路乘坐攻略,春运期间日均帮助数百人,运用自己的睿智,通过“接票”、“中转”等策略为众多农民工和学子“变出”了回家的宝贵车票。他被赞誉为帮人回家的“售票达人”。我读了几遍这篇报道,深深地为他的精神和作为所感动。当所有人都觉得春运是一道难解之题时,他用自己哲学的头脑加辛苦的劳动巧妙地打开了一扇新的服务大门。我想,中国假如有1万个裴济洋,而不是1万个倒票的“黄牛”,春运压力可以大大减轻。

  我知道,为人们过好春节而忙碌的人们何止成千上万。全社会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在为欢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进行准备。在“拜年”声响起时,我特别想对那些为我们过好春节而辛勤忙碌的人们道声“谢谢”。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春节才显得充满爱的包容和德的厚实。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