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靠近圣诞、元旦和春节,最近一个多月里,南京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们像往年此时一样,再次成为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的对象。虽然福利院非常欢迎社会各界关爱儿童,也诚意接纳爱心捐赠,然而,由于大批人员涌入,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院方担心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而且由于互动过多,去年12月,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竟大面积传染了水痘。
年关将至,走访慰问成了重头戏。兄弟单位之间要走访,领导和员工之间要走访,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之间要走访……除此之外,那就是爱心走访。从2011年12月至今48天里,南京福利院孤儿们先后接待或参与了165批次、数千人次参加的社会捐赠或互动。如果孩子是演员,恐怕对如此频繁的走穴登台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何况他们还不是演员,只是些未成年的儿童,而且是受到父母遗弃的未成年儿童。当然,事情总是两方面看的。如果逢年过节孤儿院都是冷冷清清、无人问津,对孩子成长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疲劳轰炸式的爱心扎堆同样不利于孩子正常成长。由于孤儿牵涉到社会敏感的神经,所以福利院一般不会轻易拒绝造访团队,但这种节前岁末竞相奉献爱心、聊以自慰的探望已经对孤儿造成困扰。爱心奉献本为好事,却不能自顾自埋头于自己在奉献过程中的愉悦感,而忽视了被奉献对象的感受——他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些疲于奔命的“应酬”?
现实中,这种自以为是的“爱心”不在少数。陈光标当众派钱、与之合照的举动就曾遭到质疑;不少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爱心慈善活动因为不太尊重贫困学生的尊严,导致爱心慈善活动效果相当有限,甚至一些贫困家庭子女为此而拒绝有关部门和人士的献爱心活动;还有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志愿者千方百计、四面八方赶到现场,却因为自己健康、吃喝拉撒等问题成了当地头痛的事情,好意反成了累赘……爱心不仅要以尊重尊严为前提,更要以设身处地考虑他人处境为条件。目前看来,我国企业与民众所奉献的爱心、捐出的善款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但奉献爱心可以有很多种途径,是不是非得到现场握握手、摸摸脸、照照相才算是为爱心找到了聊以自慰的出口?
爱心奉献一次两次、一天半天总是容易的,这样既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也不至于很累。但是福利院的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年底岁末的蜂拥式探望,更是从根本上保障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这样的爱心更为难得,也是当前我们的慈善事业最缺乏的。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