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农民工受歧视与否关键不在称谓

2012年01月13日 07:41   来源:红网   张成浩
    1月11日,李方平等八位律师、学者向国务院寄出《公民建议书》,认为“农民工”称谓存在歧视成分,不利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请国务院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政府行文中变更“农民工”称谓,并借此推动城乡户籍平权。近日,出席我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尹志国、刘祥、汪新平等也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取消“农民工”称谓。(1月12日《大河报》)
    
    近来,关于取消“农民工”称谓的呼声和建议一直不断——去年12月20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领导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呼吁加快户籍改革,取消带有歧视性的“农民工”称谓。今年1月3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提出,广东将加快研究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称谓的政策措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取消“农民工”称谓主要是因为其带有歧视之嫌,为此,深圳人大代表建议将“农民工”改为“援建者”。笔者不禁要问:取消了“农民工”称谓,将其改为“援建者”,难道他们就不受歧视了吗?在我看来,如果只改称谓不改待遇和地位,即使称谓再好听,也难逃被歧视的命运。
    
    比如,“小姐”原来还是一个褒义词——形容年轻漂亮的女子。然而,近年来有人将“妓女”称谓改为“小姐”,可以说,“小姐”远比“妓女”名字好听,但“小姐”称谓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歧视,反而是把“小姐”这个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再比如,我们现在的地方官员,原来人们称之为官员大老爷,现在改为“公仆”——人民的仆人,虽然这个称谓不好听,却没有任何人去歧视它们,反而羡慕不已,人人都想成为“公仆”。显然,某类人受歧视与否的关键不在于称谓。
    
    众所周知,我们的“公仆”、公务员们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着稳定的收入、丰厚的福利待遇,甚者还有一些“灰色收入”等等,能得到公众的“尊重”。反观我们的“农民工”们,他们收入不稳定、工作环境差、没有任何福利保障,而即便是那点工钱还要被老板拖欠,无疑,待遇差和地位低才是他们受歧视的根源,而非称谓。
    
    所以,笔者关心的不是“农民工”称谓会被哪一个没有歧视性的词语来替代,而是“农民工”称谓被替代后,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住房、医疗、社会统筹等,能否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服务。如果农民工的这些待遇和地位问题解决不了,再好的称谓又有何用?农民工需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称谓,而是实实在在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