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标准释疑要避免“越描越黑”

2011年12月05日 09:26   来源:千龙网   

  近日,卫生部有关人士通过媒体公开回应了关于乳品新国标的质疑。卫生部的解答大致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不可能“绑架”乳品标准;二是百姓餐桌上可见产品的各项标准均有所提高,无一例外;三是对公众的关切表示理解,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透明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乳品新国标公布之后,一些专家表达了不同意见,称企业参与制定乳品标准,有可能导致标准降低和公正性不足。由于个别专家使用了“绑架”等刺激性字眼,遂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舆论的质疑。

  卫生部称企业不可能“绑架”乳品标准,主要根据在于,企业只是参与了乳品标准制定的前两个环节即立项、起草,最关键的审评环节则完全没有企业人员参与。其中的含义是,由于企业不可能操纵和干预标准的审评,因而其影响力远远不可能达到“绑架”的程度。这样的说法倒也基本可信。至于乳品新国标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卫生部的解释主要聚焦于公众最关注的环节即“百姓餐桌”,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专业术语的人们而言,知道自家餐桌上的乳品比过去更安全,也就基本上可以安心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其实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对公众来说比较枯燥费解的工作,而乳品新国标的出台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当然与三鹿奶粉事件有着深刻的联系。三鹿奶粉为害之烈、三聚氰胺污染范围之广,在公众的心理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伤痕,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标准始终怀有某种警惕的心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乳品新国标所引起的争议来看,相信新标准真正被企业“绑架”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其实是对“绑架”传闻的出现本身感到恼火。乳品标准制定过程的不透明,信息披露的不及时,公众参与程度较低,让“绑架”之说很容易获得了话语空间,让普通人难以判断是非曲直。相对于“绑架”的可能性,此种“信息混沌”的状态反而是不安感的主要来源。

  正如有关人士所言,尽管卫生部“开展了不少解释工作”,但仍然有不少的质疑声音。之所以出现这种“越描越黑”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卫生部的解释工作具有某种滞后性。乳品新国标起草、审评等环节中,相关部门很少公开披露重要信息供社会讨论,这虽然让标准制定工作减少了许多“麻烦”,但同时也埋下了争议的隐患。乳品标准非常专业,公众对蛋白质、菌落总数等问题发表意见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对这些标准的新旧对比和国际横向比较能够较好理解,如果相关部门的“解释”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直指要害,则更容易澄清人们的疑虑。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前期工作的信息披露,还是标准出台后的答疑解惑,都不能回避敏感问题,否则就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人们愿意相信乳品标准没有被“绑架”,人们也理解食品安全标准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关照,但其前提是标准制定程序的公开透明,以及在标准制定者与公众之间建立的长久信任感。乳品新国标本身有无需要检讨的地方?这个很难说。但乳品新国标所引发的社会情绪反响,却值得有关方面加以研究。它可能意味着某种伤痕需要安抚,更可能意味着具体工作仍需改进。(蔡方华)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