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假洋品牌”事件而蛰伏了两个多月的“达芬奇家居”,于日前突发声明,声称遭到广东卫视“虚假新闻”的诬陷,已经向广东卫视发出律师函,要求对方道歉,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同时根据相关行政规定,要求当地主管部门追究广东卫视及记者的行政责任。
在人们都以为达芬奇应该黯然疗伤、徐图再起的时候,达芬奇却突然如此高调回归人们的视野,不禁令舆论愕然甚至愤慨。但和人们普遍认为的“翻旧账”不同,达芬奇家居此次的“反击”,其实有着最新的诱因:11月21日,广东卫视播发了一条“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最新报道,报道中,“达芬奇”再次作为造假者与顺德的某间家具小厂发生了关联。达芬奇家居对广东卫视的反击,就以这起报道为由。
从21日报道播出,到24日凌晨即发出“严重声明”,堪称“第一时间”。达芬奇如此快速反应,大约有两个可能的原因,其一是其早有借助法律手段反击媒体,以挽回声誉之意,广东卫视的报道恰好为其提供了机会;其二则是达芬奇吸取了上一轮应对舆论的“教训”,决定以毫不示弱的方式抢先发难,以图占据主动。
而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达芬奇的此次出手一定经过了仔细的盘算。首先,根据达芬奇在其声明中列举的细节,广东卫视的报道可能确有值得斟酌之处,譬如达芬奇所称记者对受访者的“故意诱导”,譬如那张手写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的订单和一家与“达芬奇家居”并无关系的“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等等。如果属实,则出现在法庭辩论中的这些细节,至少可以帮助达芬奇辩明,广东卫视报道中所出现的“达芬奇”,确实与“达芬奇家居”无关。其次,其实也是更重要的,是达芬奇“严重声明”中,“顺带”对央视最早对达芬奇“假洋品牌”报道的反击。按其声明所言:“达芬奇再次重申,达芬奇从未从事过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指控的造假行为。”事实上等于指控央视的报道亦为虚假报道,也就彻底否定了此前舆论对达芬奇的所有批评和谴责。借助对一起可能确有瑕疵的报道的反击,重新质疑此前已被公众普遍接受的结论,确是精准的反击。
必须肯定,企业遭遇公关危机,有权利用一切合法手段挽回影响,其中最合理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诉诸法律,因为法庭上的辩论、举证,最有可能排除各种干扰,使企业获得充分自辩的机会。就此,达芬奇选择法律途径“反击”广东卫视的报道,既是其当然的合法权利,也是辨清达芬奇事件的一次机会。
事实上,达芬奇“假洋品牌”事件曝光至今,仍然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媒体的曝光、舆论的批评、企业的辩白,落入“鸡同鸭讲”的信息混战,使公众如堕雾中;而消费者提起的维权诉讼,又在法院受阻而不被受理,消费者不能依法维权,达芬奇也失去了在法庭上自辩清白的机会。究竟是达芬奇背景深厚而受到曲意维护?还是媒体报道确有问题而无法深究?公众希望知道答案。
中国的消费环境,已经被无数只惯于抹稀泥的“手”搅得一片混沌,迫切需要借助法律给出是非黑白,逐步予以澄清。现在,达芬奇奋起“反击”,给了达芬奇事件重回法庭的机会,舆论不妨从旁静观,无论结局如何,都强过目前的这种混沌。(张天蔚)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