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考生黄蛉因在高考作文中写甲骨文被称为“甲骨文达人”,黄蛉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就读两年后破格转入川大本部学习,由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专门负责培养。11月4日,何崝称其浮夸靠不住,不愿意再教,已向学校提交辞呈。目前,学校对此事未回应。(11月5日《成都晚报》)
一般而言,老师都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希望能有人传承自己的衣钵,除非这个人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浮夸”及“没有什么造诣”的结论说明,在何教授眼中,这个偏才并不偏,怪也仅怪于“性格”。
何教授的举动,究竟是理智还是失智,难以定论,很多东西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用结果来检验。如果黄蛉以后有所建树,并不代表何教授的说法虚妄,也不能因为其后默默无闻,就全盘否定。用偶然的“分手”,来评价谁对谁错,既不客观亦很浮躁。
事实上,“浮夸”的深层原因在于浮躁,黄蛉以“偏才”和“怪才”之名而获得特殊关照,受到全面关切,这种“一捧至红”的待遇,对于谁来说都“难以消受”,一方面心态会急剧膨胀,难免得意;另一方面,其又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新的东西去维持和拔高,以证明其能,获得持续关注,那么“浮夸”就再所难免。
黄蛉为什么会“浮夸”?在我看来,是学校,是老师,当然也是整个社会过高的期望,高度的关注,或让其背负了太多的负荷,使之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导致其心态的失衡。
仅凭一篇“甲骨作文”,就定性其偏才怪才的层次,迅速招至“麾下”,川大的急切就真只是“怜才惜才”吗?很显然,这无法排除其借机宣传的嫌疑。如果这样,“怪才”就可能成了一种工具,而其是否真有水平,是否经过严格的考核,是否进行了意向性评定,都值得追问。
对于教授来说,两年的磨合却分道扬镳,这样的结果未免让人遗憾。既然学校将其招收进来,就应对其学习和前途负责,仅仅因为其“浮夸”和“造诣不高”而弃之,这并非负责之举。除了学生本人,教学方法是否也值得检讨?于媒体面前,坦言其缺点,究竟是保护,还是伤害?
于整个社会,很多人的心态并不正常,成功了就捧得老高,失败了就说得一文不值。黄蛉的优也好,劣也罢,质疑和赞美在其间总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整个社会的浮躁,让教育、教师和学生本人,总是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种种表现,恰是对于这种社会状态的回应。过高的期望,让学校加速“破格”,让老师“倍感压力”,让学生“变得浮躁”——表现迥异,原因相同,都不过是“急功近利”要求下的“急躁冒进”。这个社会,最缺的不是偏才、怪才,而是淡定的心态以及宽容的环境。
(作者系职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