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富教授财源广进,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11月3日《中国青年报》)
国人对“穷”“富”最易陷入简单的道德判断。但简单地以穷富来判断教授道德,来给教授进行道德打分,是简单的也是不公平的。有些教授穷,不是因为他们想穷,而是他们没机会富,因为他们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
对教授来说,教学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衡量他们工作的最主要标准,应是教学水平、敬业程度以及道德情操,而不是贫富与否,有的富教授很敬业,道德水平不低,难道就该被贴上污名化的标签?
我们更要追问的是,他们是不是合法致富。据报道,富教授分为四类:一是“学霸”,他们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学术会议等。二是所谓“权威”。三是“学官”,亦官亦学,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四是大学教授兼职。
在全民皆商的现实语境中,不宜再要求所有的教授都清贫,他们靠自己的本事兼点职,属于人之常情,多一些实践经验,对教学也有好处。当然前提是必须做好本职工作。
穷不见得就是君子,富未必就是小人,对大学教授别以财富论英雄,别以贫富论优劣。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