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繁华地段宣武门路口,有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大院,名叫繁星戏剧村,这是一家以小剧场表演为主,集戏剧制作、艺术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北京,这样的小剧场遍地开花。每晚,剧场门前总有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在河北的一个普通乡村,昆曲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百戏之祖”的雅文化,却走进了农村,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难怪很多人说,“小剧场多些,生活就更有趣一些”。
小剧场、小舞台,之所以如此受观众青睐,是因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述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群众看得懂、喜欢看。而且,群众既是享受者,也是参与者。在河北霸州,农村小剧团有150多个,京、评、梆、昆……你方唱罢我登场,老百姓可以加入任何一支感兴趣的活动队伍。一旦让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角和受益者,就能极大地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并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文化欣赏水平。
小剧场、小舞台,因其形态小,属于小规模演出,故而也凸显了低成本、低票价的特点,从而也必然吸引较高的上座率,令其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过去,我们的一些剧团眼睛始终盯着大城市、大剧场,以及全国、省级的会演、调演,期望得个大奖。在戏曲表现形式上也追求大舞台、大布景、大投入,追求意识流,这样的戏曲演出,普通群众不但消费不起,也很难消受。放弃了普通观众,一定程度上也就放弃了戏曲的未来。
实行小剧场、小舞台制,除了内容、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外,演员的作风也会得到很好的转变。“接地气”的结果,不仅让演员的戏曲表演更富趣味性、生动性、观赏性,也令我们的演员能够脱颖而出。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的。戴爱莲终身迷恋少数民族舞蹈,她六下云南,和白族姐妹共度火把节,记录她们缤纷的舞姿;胡松华曾向10多位少数民族歌手拜师学艺,诚如他所说:“没有这些民歌手和他们所传承的民族歌唱艺术,我绝不会有今日的成就”;王洛宾将毕生情感交给了大西北,沿着民歌铺成的道路,他创作、改编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好作品是创作出来的,是生活与时代的馈赠,是责任与智慧的升华。“染乎世情,系乎时序”,当艺术真诚俯身在时代和生活的土壤中,敏锐思考,激情勃发,才能唱出时代与民众的大风歌,开出尊严、体面、健康的芬芳花朵。而在与群众的互动中,我们的演员更会在接受真诚的感动中激发起创造的灵感,并树立起献身艺术的信心和决心。
想起文艺复兴时代的音乐家蒙特威尔第,为了让歌剧摆脱仅仅是贵族观赏的特权,而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进入歌剧的剧场,首先在威尼斯实行2个里拉一张门票的便宜策略。而古希腊戏剧艺术的空前繁荣,既在于埃斯库勒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伟大剧作家辉煌的剧本和演出,也在于全民的参与。当时希腊还实行“观剧补贴”制度,即给予每位观众一定的补贴,而且规定在每一次戏剧演出的活动期限里,每位公民参与演出的同时必须有一天看戏的保证。如果说,这种运用制度手段让更多普通人走进大剧场、大舞台,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的话,那么,时至今日,作为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和文化市场,则更应重视普通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参与和投入,珍爱他们的热情,体恤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小剧场、农村小舞台愈多,则群众参与积极性愈高,其自觉性、能动性愈强。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愈丰富,城乡文化也就愈繁荣。
不能不看到,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缺乏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使文化发展缓慢,而且助长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去除田中杂草的最好方法,就是种上稻谷”,摒除农村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就是要通过建设小舞台这样的方式,去满足群众的文化渴求;通过小舞台创造多种文艺样式,去满足不同群体的欣赏需求。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巨大的。在繁荣文化的同时,完成的必然是观念的改变和植入。
发展公共文化建设,打造贴近群众的精神家园,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创造,离不开为戏曲创作和演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离不开为演员和观众提供相互吸引、共同提高的平台。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