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应多一点“屠呦呦精神”

2011年09月26日 09:44   来源:新华网   雷泓霈

  9月25日新华网报道,81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领取了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奖”。她获奖的原因是,与其他中国科学家一道,发现了对疟疾有神奇治疗功效的青蒿素。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同意的意见,马上肯定;不同的话,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我更愿意称屠呦呦教授为“科研小草”,虽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博士学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中药科研的执着和热爱。淡泊功名,坚守真理,努力探索,成为科研战线上的“尖兵”。就是做出了“不亚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突出贡献,40年来,不为人所知,她仍心态平和,自然轻松,认真干好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需要长期、艰苦的付出,只有那些能坐稳冷板凳、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耐得住寂寞,也是科研的最高境界之一。

  当今的科研界,像屠呦呦这样的人不少,但也有一些人不甘寂寞,总想当“科研大树”、“科研明星”。还没有弄出什么大成就,就借助媒体轰轰烈烈造势;还没有得到国际大奖,就借助“圈子文化”,进军两院院士的参评。某些科学家功利性太重,耐不住寂寞,这是科研界的悲哀。著名科学家王选说,“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真是一针见血。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国家自然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2年第8次空缺”。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一些科学家心态浮躁,想必是一个关键因素。

  科研界应多一点“屠呦呦精神”,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科研,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推动科技发展上。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