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南京的空气状况已经有三天遭受雾霾袭击。每到夏收秋收时节,有关焚烧秸秆惹祸的新闻不绝于耳。这一尴尬现状提醒地方政府,到了痛下决心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6月13日,南京城一度被雾霾所笼罩,水陆交通都受到严重影响。南京市环保部门监控显示,苏北和安徽地区夏收季节农民焚烧秸秆是此次空气污染的主因。和南京一样,江苏、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的城市也都遭受着秸秆焚烧之祸。除了造成当地和周边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秸秆焚烧还造成了多人被烧死烧伤的恶果。仅江苏省,今夏就有5人以上因秸秆焚烧被烧死或窒息身亡。
对于秸秆焚烧之祸,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在想方设法,除利用卫星技术进行监测并通报结果外,各地政府也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禁烧令”。但年复一年,照烧不误,今年甚至更猛于往年。追问背后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决心不够。
去年世博会期间,江浙等地加大了检查力度,焚烧行为明显得到遏制。今年秸秆焚烧再度抬头,政府检查力度下降是直接原因。被动式、应付式的工作态度也是决心不够的重要表现。“禁烧令”喊了很久了,但作用几何,管理部门却鲜有关心。总是要等到空气被严重污染了,有人被烧死烧伤了,就突然重视起来,忙活一阵,但事情一过,农民照烧不误,管理部门仍旧面有难色。
决心不够还表现在政策、资金扶持的力度太小。众人皆知,焚烧秸秆的主要责任不在农民,也不是靠一纸禁令就能禁住,要想根治必须依靠疏导之策。事实上,各地农业部门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诸如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等多种有效路径。但这些“妙招”要想发挥实效,还需政府部门大力政策扶持,尤其是财力的支持。因为秸秆的收集、运输、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但对于这一显而易见的症结,各地政府选择了集体沉默。无怪乎多地农业部门的专家谈起该问题时一致表示,“缺钱”。由此看来,能不能禁住秸秆焚烧,关键还要看政府的决心有多大。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