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抵消“三峡影响”,江西已然准备在鄱阳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让湖水不再流入长江。(5月31日《东方早报》)
“三峡影响”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关键词,在这种语境下,我们所该做的是想方设法恢复生态、改善环境来抵消“三峡影响”。可是,抵消“三峡影响”能够成为修建鄱阳湖大坝的理由吗?
诚如当初修建三峡大坝的美好预期一样,预想中的鄱阳湖大坝的确能够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让鄱阳湖的水位高一些,以灌溉鄱湖流域的农田以及作饮水之用,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几近沦为草原。但是,很容易发现,这种通过建坝来蓄水的做法和三峡如出一辙,其后果不仅可能对抵消“三峡影响”无益,而且新“三峡影响”又将产生。
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鄱阳湖通过修大坝方式来抵消“三峡影响”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地方在于,鄱阳湖可以修大坝蓄水,洞庭湖、洪湖乃至汉江等等也可以修大坝把水关起来,防止自己的水汇入长江。生态领域的“破窗效应”由此暴发。到那个时候,如果三峡还想继续蓄水发电,而不是甘愿沦为巨大摆饰的话,曾经浩浩荡荡、壮阔似海的长江极有可能因为三峡蓄水而成为另一条黄河。诚如有关专家所说,“随着长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出现一个“三峡影响”已经够可怕了,一些地方如果本着地方利益宗旨,力图维护小范围内的“生态平衡”,那么,必将导致更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必须指出的是,气候变迁远非我们现有的数学公式所能及,即气候变迁目前还难以预测,如果新的“三峡影响”以不断叠加方式接踵而至,也许就不只是当前的巨大旱灾,而是更广范围、更长时间的天灾人祸。所以,一切通过改变生态来抵消“三峡影响”的举措,都应当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