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上的绿丝带

2011年03月17日 06:31   来源:长江日报   夏昌奇
    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可以是温和、理性和卓有成效的,系在南京街头梧桐树干上的绿丝带是一个近例。

    这几天的南京街头,人们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大树上缠上了绿丝带。据报道,这是南京市民自发组织的“保护梧桐绿色丝带活动”。因为给地铁施工让道,这些被系上绿丝带的梧桐即将被移走。

    作为行道树的梧桐,是南京的标志之一,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一道风景。但从今年2月底开始,一些路段的梧桐树被成批移除。此举引起了南京市民的质疑。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爱树护绿的意愿:系在梧桐树上的绿丝带、贴到微博上的移树现场照片、乃至举过头顶写着“禁止砍树”的标语牌。

    面对市民的质疑,当地政府予以了正面和积极的回应。城管部门出面澄清因为地铁施工大量移树的原因,当地政府也作出了将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树木的承诺。移还是不移?移多少为好?虽然问题尚未解决,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市民与市政府之间的对话是畅通的,也是有效的。

    在这一场围绕梧桐树展开的“官”“民”对谈中,市民有理有节、地方政府开明退让,这都是值得赞许的。作为公民,南京市民对公共政策有表达意见乃至不满的权利;作为服务于市民的政府,则应有吸纳异议、纠正过失的担当。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是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必要基础。

    政府移树为地铁让道,市民护绿为美好环境,都是从公共利益出发的。如何将良好的愿景落到实处,避免将好事办成坏事,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市政决策不应该脱离公众而一意孤行。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互动不仅仅表现为事后——如我们在南京梧桐事件中已看到的,更应体现在事前——体现在决策施政的开端。

    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南京地铁工程从立项、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但很显然,作为一项对市民生活影响极大的项目,这一预备过程并没有做到与公众之间充分有效地互动。梧桐树上的绿丝带是一个被延后了的“对话”,它迟早会出现。

    有人也许会说,政府事务繁多,难免在一些细节上出错。谁会想到移树会导致如此剧烈的反弹呢?这种看起来不无道理的托词,仔细分析起来,其实颠倒了因果。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在政府看来无关痛痒的小事,在公众那里却相反?政府是公共部门,但这并不能确保政府会完全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恰恰是在移树这个“细节”上,反映出我们的政府还没有习惯去尊重作为纳税人的公众。

    在公众与政府互动机制的话题中,倒是有更值得关注的细节。关于重大项目立项,我们是有规章制度可循的,是要通过权力机构批准的。为什么现有的规章制度和代议机构尚不能充分表达公众的意见?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不妨让我们从梧桐树上的绿丝带开始检讨。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