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利益博弈机制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2011年03月08日 07:48   来源:工人日报   杨涛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3月5日在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社会心态”写入其中,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

    早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此次,“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社会心态”写入,表明“社会心态”正成为我们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今天,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心态也日益失衡,按照叶金生委员的说法,“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在他们心中就会沉淀起‘仇富’、‘厌世’、‘恨世’等消极思想,甚至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

    有些人将社会心态的失衡或者不良化,归结为“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道理,却并不尽然。事实上,今天社会心态的失衡,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人们的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长,利益诉求不断伸张,而法治建设、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市场经济的规范等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权钱勾结、贫富悬殊、市场失范,公民的利益无法在公正基础上博弈与伸张,导致社会心态的失衡和矛盾积聚。

    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良好社会心态,必须建立健全平等、公正的利益博弈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与公正高效的司法机制,从制度上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最大程度舒缓公众的不满情绪。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