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旧地重游求新意

2011年01月25日 07: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姚赣南

  某单位组织去郊游,第一方案是去香山,结果百分之九十的人去过了,说不想去了。第二方案是去野三坡,也有一半的人去过,说旧地重游不够新鲜,终被否决。众口难调啊!到最后,哪里也没有去成。

  出门旅游,无非是两种可能:首次抵达或旧地重游。能够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开开眼界,寻找差异,获得乐趣,当然不错。然而,旧地重游也并非是倒胃口的“炒冷饭”,只要旅游者能够有所寻觅,有所追求,同样可以游出惊喜,游出新意。不信?不妨从以下几处入手,来体验一下旧地重游中的新感觉吧!

  旧地中看新景点。几个月前,我又去了一次苏州。这是一个去了十多次的城市。但这次没去虎丘、拙政园、寒山寺等老景点,去了以前从未去过的几个新景点:山塘街、金鸡湖、木渎古镇。这些旧地中的新景,同样十分精彩、十分传神,弥补了我以前游苏州留下的遗憾,十分惬意。

  旧地中悟新意境。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是这样写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通过对旧地重游的美好回忆,写出了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获得的情感,也表达如今的希冀,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见,无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还是“故园三十二年前”,旧地重游不仅令人对往事浮想联翩,也会引出对前景的期待。

  旧地中寻新时空。海南的天涯海角,也是多次去过的地方。但由于每一次去的时间不一样,观景角度不一样,风光迥然不同。早晨的海水,被一层薄雾笼罩,含蓄地起伏着,发出阵阵均匀的呼吸声;中午的沙滩,滚烫滚烫的,连海边那块“南天一柱”巨石,也冒着一股热气;傍晚的天涯椰林,在夕阳余晖之下,金灿灿,亮晶晶,透出她那诱人的身姿。时空变幻,气象万千,旧地重游,何旧之有?

  旧地中交新朋友。旧地重游常会看看老朋友,同时也能结识一些新朋友。同行的“驴友”、司机、导游、景点中的讲解员、原地居民等,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师友。只要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几天之中,即可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觉。正因为有了缘分,只需一个眼神,一声问候,茫茫人海中走到了一起,彼此敞开了心扉。

  有悟方有得,有求才有解。当我们发现在“旧地”竟有如此多新鲜、新意时,就一定能珍惜“重游”,把它变成一次次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